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广东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

广东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

      近日,记者在广东省工商局了解到,该局共梳理各类职权672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761个,查找廉政风险点1980个,制定防控措施5940条。这是广东在全省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广东省组织各单位分期分批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科学划分风险等级,实施点对点的风险监控,逐步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地毯式”排查廉政风险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廉政风险排查和权力运行制约的“三大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廉政风险的预警分析,全面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防范腐败机制,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链”,从源头上铲除不廉洁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表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找准风险点是决定防控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风险点找准了,才能有效制定防控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预防。”黄先耀说。
    广东省纪委、监察厅要求,各单位按照“职责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列出详细的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认真查找风险点,并根据权力的大小、廉政风险的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科学划分风险等级。查找出来的风险点要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清远市739个单位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查找出廉政风险点3.78万个,制定防控措施2.7万条,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4389项。惠州市各级党政机关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5489个,39个承担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共排查出风险点2875个。
    省国土资源厅围绕国土资源规划、土地审批等16项业务进行风险排查,共排查出410个廉政风险点,并将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
    对风险点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廉政风险点排查出来之后,如何有效监管成为关键。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权力运行实行动态监控,是广东省对廉政风险点进行监管的一大特点。目前,广东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延伸至1381个镇(街)、2万多个村。
    省民政厅利用电子监察实时监控系统,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实时监察,并应用民政业务统一软件,加强对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管。省地税局研发了惩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分效能监察、廉情预警、风险管理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等几大功能模块,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行使的全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控。
    记者在清远市纪委了解到,该市通过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并联审批系统以及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把“制度+科技”经验运用到风险防控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不久前,广东省预防腐败局成立,这为深入推进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将出台《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工作意见》,推动建立“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权力行使安全、项目建设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定期分析廉政风险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各地各单位及时调整,形成出现问题能及时修正的风险防控动态管理体系。
    惠州市制定了“思想道德防控、业务流程防控、规章制度防控、动态预警防控、风险防控责任、监督考核机制”6项防控措施。省环保厅紧密结合环保管理职能,查找权力运行“关节点”、管理“薄弱点”,着力构建权力配置法定化、权力运行程序化、权力监控全程化的“全覆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透露,该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接下来的重点是: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给付、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领域,制定合理分权、规范用权的具体措施,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体覆盖。(黄力 刘珲 本报记者 翁键)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