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广东市纪委建立健全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广东市纪委建立健全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反腐倡廉向“无情的电脑管理”转变 

 
    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源头”没盯住,“重点”防控不力。针对这一问题,市纪委频出实招治“未病”,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拟在今年8月以前,在全市建成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基本框架,引进智能系统为职能部门以及领导干部排险“扫雷”。7月,还将召开全市农村廉政预警防控工作现场会。
    引入智能系统“排雷”
    当前,违纪违法行为呈现期权化、间接化、智能化、涉外化等新趋势,市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新技术在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中的应用,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监察室,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是近期正在攻克的难关。市纪委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政风险排查为基础,以加强行政审批权、行政处罚权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构建“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努力实现反腐倡廉工作逐步从“有情的人脑管理”向“无情的电脑管理”转变,权力监督从软约束向刚性监督转变,防控工作从静态、粗放向动态、精细转变。目前,正以行政处罚监察系统建设为切入点,首先在市城管执法局、市交委、市工商局、等执法信息化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修改完善后,逐步将系统延伸到各执法单位。
    黄橙红“三色预警”防未然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难点在于对基层党员干部廉政风险的防控。市纪委积极进行试点,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探索建立廉情预警防控、廉情定期测评、分色预警等机制,促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基层“有腿”、“有眼”、“有根”。待总结试点经验后,预计年底将在全市基层铺开。
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廉情预警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市纪委将对全市各行政村“两委”主要领导及其他干部(包括社长、代办员)等实施预警防控。风险防控点主要集中于村级财务收支、审批、公开制度执行,集体资产管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落实等方面。对上述事项,将实施黄色、橙色和红色“三色预警”,做到早亮灯早预警、早提醒、早纠正,防患于未然。
    据透露,农村防控工作本月首先在萝岗区九龙镇凤尾村试点,并于7月召开全市农村廉政预警防控工作现场会。
为“扫雷”排险设定时间表
    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上,市纪委监察局还设定时间表,为“扫雷”排险明确步骤。
    4月和5月,是梳理阶段,重头戏是绘制“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对职权进行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项职权优化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目录、图表,可清晰看到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法律依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渠道等。
    6月和7月,为排查和评定阶段,主要是寻找风险点,并评估风险等级。其中“高”风险一旦触及,将会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中”风险一旦触及,将会违反党纪政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低”风险是潜在风险,有发展成为“高”、“中”风险的可能。
    8月至11月,将“扫雷”手段进一步拓展,实施科技防控,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运用力度,建立健全智能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12月进入考核阶段,采取定期自查、年度抽查、社会评议、考核处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记者 黄少宏、通讯员 穗纪宣)
   亮点:廉政风险防控从“我”做起
    今年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刚履新,就提出要深入开展纪检监察机关自身风险的排查与防控工作,并明确表示“廉政风险排查从我做起,我个人的廉政风险防控表要在委局机关第一个张贴”。
   截至今年3月底,市纪委监察局的干部职工共针对92个纪检监察岗位,排查出风险点426个,制定防控措施490条。为随时提醒、实时警醒,市纪委还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桌面摆放廉政风险防控台卡,并将《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填写完毕张贴上墙。同时,将在纪检监察内网开设“公示系统”。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