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广东省梅州市教育收费由“乱”到“治”

广东省梅州市教育收费由“乱”到“治”

     “我们这个‘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市’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广东省梅州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组长严玉群指着刚从省里拿回来的荣誉奖牌说。
    谈起治理教育乱收费,严玉群感触特别深。
    2007年以前,梅州教育收费情况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乱”:借读生、择校生收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学校举办的奥数班、象棋班、书法班等收费兴趣班名目繁多;“点拨” 、“尖子”、“状元”等教辅资料令学生眼花缭乱;考试费、试卷费、绿化费等让家长不堪重负……
    从2007年181件教育乱收费投诉,到2010年秋实现教育收费零投诉,梅州市中小学教育收费是如何实现由“乱”到“治”的呢?
  改革招生制度 取消借读费
    “过去新学年开学,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借读费。很多家长到学校交完费就到教育局、纪委投诉收费不公平。”梅州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室负责人说。
    显然,靠收费杠杆来调剂学生资源分配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了。梅州改革初中招生制度,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杜绝了借读费问题。
    该市各县(市、区)在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后,将各学校毕业生名册封存,第二学期再次复核。根据小学毕业生人数及初中的招生计划,由县(市、区)教育局拟出小学升初中派位方案,呈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据电脑派位软件,随机派位。
    派位时邀请学生、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在现场监督。一旦派位,任何人不得更改,不得到其他学校借读。
    “虽然,我的小孩没有派到家门口的市属学艺中学,但电脑派位公开、公平、公正,我服。” 梅江区属嘉应中学105班学生黄庚彬的家长说。
  广辟筹资渠道 禁收补课费
    治理补课费问题,比治理择校费问题棘手。
    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高考取得好成绩,强烈要求学校补课。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允许补课收费。梅州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做到既满足家长的补课要求,又不向家长收费。
    “补课经费主要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大埔县教育局长刘剑涛介绍了大埔的做法,“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出一点,二是学校出一点,三是发动企业家和乡贤捐一点。”
    每学期,大埔县政府拨出专项经费50万元,作为高中毕业班补课教师的补助,学校也从政府拨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补课经费。 “当然,我们发给教师的补课报酬是很低的,每节课只有10元,更多的是精神鼓励和荣誉补偿。”刘剑涛补充说。
    大埔是省级贫困县,其做法在财政相对贫困的县来说比较普遍,梅州市财政稍宽裕的市县基本上是通过政府“买单”的方式解决补课费问题。
    在管住补课费的同时,该市各中小学也把形形色色的假日兴趣班、培训班赶出校门,防止个别人借学校的场地办班收费,让学校背“黑锅”。
    关口前移严把关 管好“搭车”收费
    曾经一段时期,有的单位在开学时要求学校将诸如“计划生育社会扶养费”、“养老保险费”、“绿化费”、“治安费”等与学生注册挂钩,这使得学校成为搭车收费的重灾区。近年来,教辅资料费、校服费又成为学校代收费的主要项目。为管好这“两费”,梅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
    “学生要掌握知识,单靠教材这几本书是不够的,适当的教辅资料很有必要,学生家长也愿意购买。”梅江区水白中学校长熊庆龙说。
    为防止各类教辅资料供应商一哄而上、涌向学校,该市教育部门采取关口前移、分级把关的做法,把教辅资料进校门的权力上收。小学教辅资料由县级教育部门把关,中学教辅资料由市级教育部门把关,挑选一套与本地教材相配套、切合山区经济水平的教辅资料,推荐给学生家长,自愿购买。梅县新城中心小学503班张钰的家长说:“现在小孩使用的教辅资料,结合教程,很有针对性,而且价格合理。避免了‘题海战术’让孩子疲惫不堪,也省去了家长大海捞针般选择教辅资料的烦恼!”
    “我市中小学生的校服在全省都是比较便宜的,这得益于我们实行的校服供应权招标制度。”该市教育局勤工办主任熊瑜长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校服采购不是一次性的,也不能集中在某一个供应商。我们由市里组织公开招标8个供应商,每个供应商固定供给某一区域的学校。供应权三年一期,三年后重新招标。通过招标,校服的价钱降了、质量也保证了。”
  设立“高压线”  预防乱收费
    “谁乱收费、摘谁的乌纱帽!这条‘高压线’设得好。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成为其他部门搭车收费的‘顺风车’,也不能成为个别人捞取好处的‘发财地’!”谈到梅州市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政策,该市大埔县虎山中学校长张晋田和梅县新城中心小学校长余军异口同声地说。
每年,梅州市教育局局长与各校校长,校长与班主任都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推行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由教育、纠风、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春秋季开学后,联合组织对中小学校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拨付、学校经费收入和使用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
    为加强群众监督,该市还建立了教育收费监测点。市教育局聘请学生家长、班主任等为监测员,一旦获得线报,市教育局会及时进行查处。发现乱收费,校长就地免职,相关责任人年终不得评优评先。
    五华县转水镇华民中学个别班级向学生收取试卷费、预收课本费、学生实践活动费,家长们意见很大。纠风、教育部门查实后,迅速责成学校将各项收费如数退还给学生家长,该校校长赖某被免职,并通报全县。(记者 邱开新 曾小喜 陈微芳)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