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创新公开机制打造阳光党务
河北省三河市创新公开机制打造阳光党务
2011年,河北省三河市将基层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创新制度机制,不断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范围和主体,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反腐倡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工作。
一、编制公开目录,规范党务公开。一是规范公开内容。明确各单位公开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和三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即: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就进行最大限度公开的原则,群众关心的必须公开,群众询问的必须公开,涉及群众利益的必须公开,做到了党委(党组、党支部)工作全覆盖、涉及领域全方位、权力运作全过程、关键环节全透明,并以党务公开目录的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规范公开形式和时限。把文件、简报、会议、网络、公开栏作为党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每项公开内容与一种或多种公开形式相对应,并确定相应的公开范围。将各项公开内容的公开时限逐一明确,并与定期公开、逐段公开、即时公开一一对应。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即时公开;重大或复杂性问题,根据公开后的反馈意见进一步研究完善,再次公开。三是规范公开的范围。针对党务工作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都进行公开,且尽量扩大公开范围,分别确定了党委(党组、党支部)成员、党委(党组、党支部)委员、党代表、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党员、全社会等几个层次进行公开。四是规范党务公开责任主体。党务公开目录对每一项公开内容都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切实保证了党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二、严格公开程序,落实党务公开。通过对党务公开运作环节的梳理分析,确定了信息收集—审核—公示—反馈—归档5个具体流程,并对每道流程进行固化,制作了《党务公开流程图》,对公开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规范了党务公开的运作程序。重点把握六个环节:一是在收集环节。规定各级各部门要落实专人定期负责公开内容的收集,经本单位党组织讨论决定后,提出公开方案。二是把握审核环节。每次公开内容在公开前必须由分管领导审核,重大事项或内容必须由党委(党组、党支部)集体审核,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三是把握预公开环节。党委(党组、党支部)在决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先公开初步方案,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四是把握公示环节。具体承办公开工作的部门,将经过审核的公开内容,按照规范程序按时进行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公开。党内事务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五是把握反馈环节。在反馈环节,建立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专人专班收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及时反馈,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六是把握建档环节。按照“两本记录(党务公开工作会议记录和监督小组工作记录)、三类资料(党务公开的文件、方案、目录,公开内容的原始资料,收集的社会反映)、五种表格(常规性工作公开记载表、阶段性工作公开记载表、临时性工作公开记载表、重大事项专题公开记载表、群众反映的意见处理情况反馈表)”的资料归集要求,做到工作开展一次,记载一次,全面反映党务公开工作全过程。通过严把各道环节,确保了公开程序的严密性、公开内容的真实性。
三、创新公开机制,深化党务公开。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围绕“党委(党组、党支部)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监督、党的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主线,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组织机制。二是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各级各部门党务公开办公室负责党委(党组、党支部)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制度等公开,开设公开栏、办事指南、局域网、电子显示屏内容更新等工作;组宣部门负责政策宣传、思想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公开,加强对党务公开的指导;纪检监察组织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纪律等内容的公开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党务公开的实效。三是建立责任完备的落实机制。各级各部门把党务公开任务分解到下属部门和基层站所,明确了领导和部门的责任,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岗位和人员。成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监督公开工作,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签订责任书,制定考核办法,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逐项考核,重点考核党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程序是否规范、形式是否恰当、成效是否明显、奖惩是否兑现。 (据河北省廊坊市纪委信息)
二、严格公开程序,落实党务公开。通过对党务公开运作环节的梳理分析,确定了信息收集—审核—公示—反馈—归档5个具体流程,并对每道流程进行固化,制作了《党务公开流程图》,对公开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规范了党务公开的运作程序。重点把握六个环节:一是在收集环节。规定各级各部门要落实专人定期负责公开内容的收集,经本单位党组织讨论决定后,提出公开方案。二是把握审核环节。每次公开内容在公开前必须由分管领导审核,重大事项或内容必须由党委(党组、党支部)集体审核,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三是把握预公开环节。党委(党组、党支部)在决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先公开初步方案,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四是把握公示环节。具体承办公开工作的部门,将经过审核的公开内容,按照规范程序按时进行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公开。党内事务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五是把握反馈环节。在反馈环节,建立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专人专班收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及时反馈,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六是把握建档环节。按照“两本记录(党务公开工作会议记录和监督小组工作记录)、三类资料(党务公开的文件、方案、目录,公开内容的原始资料,收集的社会反映)、五种表格(常规性工作公开记载表、阶段性工作公开记载表、临时性工作公开记载表、重大事项专题公开记载表、群众反映的意见处理情况反馈表)”的资料归集要求,做到工作开展一次,记载一次,全面反映党务公开工作全过程。通过严把各道环节,确保了公开程序的严密性、公开内容的真实性。
三、创新公开机制,深化党务公开。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围绕“党委(党组、党支部)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监督、党的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主线,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组织机制。二是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各级各部门党务公开办公室负责党委(党组、党支部)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制度等公开,开设公开栏、办事指南、局域网、电子显示屏内容更新等工作;组宣部门负责政策宣传、思想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公开,加强对党务公开的指导;纪检监察组织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纪律等内容的公开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党务公开的实效。三是建立责任完备的落实机制。各级各部门把党务公开任务分解到下属部门和基层站所,明确了领导和部门的责任,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岗位和人员。成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监督公开工作,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签订责任书,制定考核办法,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逐项考核,重点考核党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程序是否规范、形式是否恰当、成效是否明显、奖惩是否兑现。 (据河北省廊坊市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