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河北省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增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省纪委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制度建设,初步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为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把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要求融入三个机制,增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综合效能
(一)加强对廉政风险的科学管理和评估防范工作。一是深化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工作。出台《河北省行政权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暂行办法》,在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省直部门,各市、县(市、区)政府本级及其职能部门廉政风险等级目录,编制乡级政府及领导班子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并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将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深入研究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紧抓高等级的廉政风险,以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为防范重点,研究制定出各类风险防范措施,把风险点变为安全点。三是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明确廉政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谈话、报告、督办等制度,将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开展了对省直部门廉政风险等级目录的评查工作,各单位形成规范的等级目录,并向社会公开。
(二)科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工作。以《河北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定》为依据,科学设置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确保行政权力按照规定程序、公开透明运行。一是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推行“会审会”、“旁听制”、“处(科)务会议纪要”、“乡镇议事会”等四项制度,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决策的听证公示制度,确保各级决策的过程、结果有效公开。二是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建立公开栏、宣传册、明白卡、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载体,构建政务公开网站,完善新闻发布、惠民短信、视频点播等公开形式,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公开平台。三是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任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以及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为抓手,规范政务公开门户网站,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财政预算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有效公开。
(三)科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评议考核工作。将行政权力行使情况列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开展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探索构建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民主评议工作,扩大评议范围,完善评议办法,改进评议方式,注重评议结果运用,拓展群众参与渠道。三是加大问责追究力度,重点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监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综合监督检查,采取督查督导与受理群众投诉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对滥用职权或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视情给予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等处理。
(二)科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工作。以《河北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定》为依据,科学设置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确保行政权力按照规定程序、公开透明运行。一是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推行“会审会”、“旁听制”、“处(科)务会议纪要”、“乡镇议事会”等四项制度,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决策的听证公示制度,确保各级决策的过程、结果有效公开。二是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建立公开栏、宣传册、明白卡、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载体,构建政务公开网站,完善新闻发布、惠民短信、视频点播等公开形式,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公开平台。三是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任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以及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为抓手,规范政务公开门户网站,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财政预算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有效公开。
(三)科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评议考核工作。将行政权力行使情况列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开展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探索构建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民主评议工作,扩大评议范围,完善评议办法,改进评议方式,注重评议结果运用,拓展群众参与渠道。三是加大问责追究力度,重点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监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综合监督检查,采取督查督导与受理群众投诉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对滥用职权或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视情给予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等处理。
二、科学定位重点监控领域,搭建有效监控平台
(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以住房公积金、新农合资金、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重大工程建设等项目为重点,通过派员全程参与决策过程、检查会议记录、抽查信息公开情况等方式,对重大决策落实、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权力行使进行监控。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供水、供电、公立医院、公交、中小学校等行业特点,突出抓好重点部位的监控,推进各单位的监控机制建设。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对改善民生和经济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出台《关于对我省特定区域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的意见》,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继续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总结推广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清理规范工作的试点经验,对各部门开展摸底清查和监督检查活动,提高审批效率。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村便民服务室,规范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行政服务体系;明确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归并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构建起审批服务网络和实时动态电子监察网络,实现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运行、电子化监督。
(四)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建设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将政府采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交通工程项目、土地及矿产资源交易项目、产权交易项目、林权交易项目和其它需政府重点监管的公共权益与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交易市场,实现交易场所、交易发布、交易规则、运作程序、评委专家库“五统一”,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对改善民生和经济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出台《关于对我省特定区域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的意见》,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继续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总结推广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清理规范工作的试点经验,对各部门开展摸底清查和监督检查活动,提高审批效率。
(三)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站、村便民服务室,规范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行政服务体系;明确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归并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构建起审批服务网络和实时动态电子监察网络,实现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运行、电子化监督。
(四)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建设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将政府采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交通工程项目、土地及矿产资源交易项目、产权交易项目、林权交易项目和其它需政府重点监管的公共权益与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交易市场,实现交易场所、交易发布、交易规则、运作程序、评委专家库“五统一”,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三、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保证权力的规范运行
(一)深入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出台《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在省直机关和设区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牵头负责、人大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协调配合、职能部门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统一规范评估程序和方式,突出评估重点,增强制度防腐力度。
(二)规范行政裁量权。制定下发《关于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裁量标准,完善执法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着力解决违规处罚、执法不公、裁量不当等问题。
(三)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有效监管。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监管、资质审查、市场准入、违法行为查处等制度,在人员管理、工作职能、财务资产、办公场所等方面彻底分离,加强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协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企业自律机制,初步构建起市场诚信体系。
(二)规范行政裁量权。制定下发《关于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裁量标准,完善执法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着力解决违规处罚、执法不公、裁量不当等问题。
(三)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有效监管。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建立健全政府监管、资质审查、市场准入、违法行为查处等制度,在人员管理、工作职能、财务资产、办公场所等方面彻底分离,加强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协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企业自律机制,初步构建起市场诚信体系。
四、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出台《建设河北省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结合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推进网上审批和服务,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审批;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把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群众窗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整合电子监察系统融入业务管理系统,对权力运行风险点进行时实监控;加强专项资金监控系统建设,对专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专项资金的正确使用;加强政务公开网站建设,整合政府门户网、政务公开网、政府信息公开网和行政服务中心网等网站,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利用效率;依托河北效能网建设,建立群众网络投诉反馈系统,注重对互联网反映问题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及时受理群众的网上投诉和举报,确保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据河北省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