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三个围绕”抓作风营造干事、为民、守法环境
河南林州:“三个围绕”抓作风营造干事、为民、守法环境
去年以来,河南林州市纪委监察局坚持围绕发展、围绕民生、围绕纪律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两年来,4人被行政问责,46人被媒体通报曝光,涉及科级领导干部8人。
一、围绕发展抓作风,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抓决策执行。围绕全市“建设豫晋冀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强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使各部门在落实政策、制定措施、付诸行动、保障成效等方面提升执行力。针对议定事项、项目进展情况编发《督查周报》、《督查月报》,加强对工作效率的督促,对执行不力、行动迟缓的坚决问责。如去年该市住建局未能按时开通某一规划道路,造成春节期间车辆拥堵,该局局长和主管副局长受到纪律处分并被通报批评。去年以来,共责任追究6人。
二是抓项目督查。近年来,该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发展。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市纪委监察局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重点工业、城建项目跟踪督查,优化发展环境。两年来,通过对林长高速、林长铁路、大唐热电、中升多晶硅、鑫达煤气等重点发展项目的跟踪督查,查处干扰破坏发展环境案件4起,责任追究6人,其中免职2人。
三是抓服务效能。实行重点发展项目效能督办制、跟踪服务制、联审联批制、绿色通道制等,进一步提高部门服务效率。督促提高部门服务效率,对不顾发展大局、服务不力、推诿扯皮甚至设置障碍的行为,坚决予以问责、查处。去年以来,12人因处理涉企信访、维护城建秩序等方面的工作不力受到责任追究。
二、围绕民生抓作风,营造为民办事氛围
一是从解决民生诉求入手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充分发挥书记市长热线功能,将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进行逐项登记,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办理人员,督促限时解决,两年来,共受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诉求638件,办结率达98%。依托林州廉政网书记信箱、林州网群众热线、红旗渠网市民互动栏目,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36起,解决率达95%以上。按照市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基点,一般干部包村的原则,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要求广大干部深入群众,具体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党员干部有事干,干好事的工作作风。
二是从为民办好事实事入手推进干部作风转变。通过在全市开展“访贫问苦解民忧”大调研活动,全市各级各单位共查访偏远山区村150个,走访困难群众4000余户1万余人,发放救助资金110万元,发放亲民爱民助民联系卡1万余张。通过“百名纪检监察干部三联三促”活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农村、农户,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140个,帮助困难家庭100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30个,帮扶致富项目12个。
三是从规范从政行为入手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一方面出台《林州市农村党员干部作为规范》,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纪律,严禁与民争利,严禁作风粗暴,严禁以工作为民侵害群众利益,并将该规范发到全市乡镇和农村两委干部进行学习贯彻。另一方面,在全市深入开展“红旗渠精神廉政讲堂”活动,要求各级各单位定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促进作风转变。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纪念馆挂牌以来,全市各级共到廉政基地接受教育6000余人次,自觉开展“廉政讲堂”活动30余次。
三、围绕纪律抓作风,营造遵纪守法氛围
一是坚持明察暗访。坚持经常性地对干部纪律作风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工作时间玩网络游戏,工作时间出入娱乐场所,工作时间组织参与赌博等行为,加强对机关干部迟到早退、乡镇干部走读、违反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规定,节日期间公车私用等现象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保持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抓不懈。
二是提高违纪成本。对工作时间组织参与赌博的,予以免职处理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对在工作时间出入娱乐场所或游山玩水的,一律进行电视曝光并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予以通报批评;对发生违纪行为的单位,专题开展警示教育并由违纪人员作检讨。去年以来,共查处46起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全部进行了电视曝光或媒体通报,其中涉及科级领导干部6人,免职处理3人,在34个单位开展警示教育。
三是强化制度规范。针对工作纪律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针对发展环境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针对效能建设问题,出台《林州市效能监察办法》;针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建立行政问责机制;针对公款吃喝问题,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公款招待年度限额管理;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出台《林州市农村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等。两年来,共出台规范作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制度20余个。(赵海峰)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