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净污秽“回家”
洗净污秽“回家”
崔鹤同
崔鹤同
在今年7月17日百岁寿诞前夕,杨绛先生曾经对媒体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夫妻二人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著作等身。但他们都谦虚谨慎,洁身自好,平素潜心学问,深居简出。2001年,杨绛将钱钟书先生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迄今已近800万元人民币。
人生在世,物欲横流,难免会沾染污秽。问题的关键是不沾染、少沾染,沾染了就得自觉地洗净它,就像杨绛先生说的,“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笔者以为,“洗净污秽”对党员领导干部尤为重要。
洗净污秽得戒贪拒诱。贪如水,不遏则滔天。贪权者,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些人视公权为私产,集大权于一人,玩权力于股掌,唯我独尊,独断专行,卖官鬻爵,中饱私囊。贪财者,财迷心窍,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但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有戒贪拒诱,才能公权公用,守身如玉。
洗净污秽得防微杜渐。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细节虽小见风骨,小事、小节中有政治,坚守底线贵在慎微。贪贿者心灵防线的失守沦陷,都始于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不然”,从最初的吃喝到索要,从贪“针”到贪“金”,由区区百元、千元的红包到动辄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上千万元的回扣、好处费,贪口既开则欲壑难填,最终积重难返。因此,在防微杜渐的问题上,核心是把好“苗头关”,守住“第一次”,遏住“萌芽时”,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洗净污秽得廉洁自律。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坦荡的胸怀和浩然正气面对人生,正视缺点错误,勇于悔过自新。要谨言慎行,常揣向善之心,常做助人之事,常为守法之人。居安思廉,切记权力是把双刃剑,“挥”之不慎伤自身。常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始终保持坚定的党性,当好人民公仆。
古人云,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遭受污染又不断清洗的过程。只有常怀洁净之心,并努力洗濯自己,方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人生的清白、灵魂的圣洁。
这方面,杨绛先生是我们的榜样。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