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区将监督关口前移 打出预防腐败“三张牌”
杭州拱墅区将监督关口前移 打出预防腐败“三张牌”
核心提示:如何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切断党员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路径,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纪委、监察局积极破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出台制度规定,推进预防腐败工作,促进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搭建起纪检监察机关与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互动沟通渠道,做到监督无处不在,清风徐徐而来。
拱墅区将监督关口前移——
打出预防腐败“三张牌”
记者 颜新文通讯员 翁赵力 姜文祥
打出预防腐败“三张牌”
记者 颜新文通讯员 翁赵力 姜文祥
有信访反映但无证据支撑、有不良传言但无明确举报、有苗头性问题但未达到违纪标准……这是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纪委、监察局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情况。如何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清除干部腐败堕落的隐患,切断党员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路径,拱墅区从细微之处入手,探索构建起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体制机制并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张牌:“喝茶约谈” 将腐败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不久前,有群众反映某单位领导夫妻双方都是公务员,名下有4套房产,可能存在经济问题。纪委很快请被反映人“喝茶”,要求说明购房款项来源。最后,通过举证和核查,既澄清了事实,又提醒了干部加强自律。
从去年底开始,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纪委开展干部约谈又多了一个去处——京杭大运河边的“清风阁”。在这间谈话室,记者看到三面都是玻璃窗,运河正好在窗前流过,包厢的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一幅上面是“清风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还有一幅上写的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在“清风阁”开展喝茶谈话,初衷是什么呢?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蒋杭平说:“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贯穿于反腐倡廉全过程。同时,坚持预防在先,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使党员干部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开展喝茶谈话,变动一下谈话地点和谈话方式,容易沟通交流。大家面对面坐在谈话室喝茶谈心,可以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谈论问题,廉政谈话更加入耳、入脑、入心。”
区纪委信访室主任张路红告诉记者,出台喝茶谈话机制同样也是出于贯彻“慎初”、“慎微”思路的考虑。因为在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有信访反映但无证据支撑、有不良传言但无明确举报、有苗头性问题但未达到违纪标准等情况。这些问题还够不上按照案件查处程序来启动调查,但如果不管不问,该同志思想上可能会越来越松懈,从而埋下腐败堕落的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区纪委想到了通过喝茶谈话的方式,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机中进行“慎初”、“慎微”教育,以达到将腐败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的目的。他还再三强调,“约喝茶”并不是启动调查程序,旨在互动交流、提醒解惑、关爱干部,促使党员干部干净干事。
哪些情况会被请来“喝茶”呢?《拱墅区纪委监察局“喝茶”谈话制度(试行)》,列明了有7种情况:党员干部本人申请,希望和组织谈心或说明问题、提供线索;区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虽未接到举报,但已出现针对个别机关党员干部的不良传言、网帖等;在信访、办案、纠风、效能督查等过程中了解到异常情况;社区纪委提供党员干部8小时外监督信息的;征求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建议;其他需要交流谈话的。
请干部“喝茶”谈话机制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干部党员的赞赏,并很快起到了效果。
“从去年6月份实行以来,我们已经约请了11位处级干部谈话。有的是群众反映某单位领导干部可能有经济问题;有的是某领导刚上任不久,就发生多起涉及该单位相关人员的信访举报……通过谈心谈话,自我举证,经核实后都澄清了问题,所以我们这项制度其实是把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蒋杭平说。
其实,刚出台这项制度之前,拱墅区纪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也有担心。他们担心干部们能不能理解接受。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被约请过喝茶的干部普遍都反映这种形式挺好,比较人性化,而不是冷冰冰的,互动和交流更加顺畅了。
“这项制度将继续坚持下去,谈心的对象将会从目前拱墅区的区管干部,扩展到科级干部。”区纪委副书记汪水珍补充道。
第二张牌: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 无处不在的警示提醒教育
拱墅区纪委还有一项创举,那就是发放“廉政笔记本”。
这是一本看似很普通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廉政笔记本”字样,每一页也都印有廉政格言。但就是这本普通的笔记本,却让该区很多党政“一把手”感觉到了纪委提醒教育的威力。原来,该区纪委要求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必须将所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内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尤其是信访方面的内容,要写详细的处理结果、信访举报人反馈意见等内容。
“我们经常对这本笔记本进行检查,年底述职述廉的时候这个本子要上交纪委,纪委领导还要在这个本子上签字。”区纪委宣教室主任刘德龙说。廉政笔记本的推广,让这些“一把手”们感到了压力。区劳动局局长王泉根说:“现在的做法很实在。以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事情想抓的时候就抓一下,有些问题不大的也就过了。现在不一样了,什么内容都要记,信访类的问题还必须要有处理结果,必须上交纪委备案,感觉压力很大。”区宣传部副部长梅棣说,廉政笔记本正在成为自己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一个好抓手,建议区纪委在每年开展检查后仍交还本人保管,可以时时翻看自己抓廉政建设的每一个轨迹,可以促使自己绷紧反腐这根弦。
除了廉政笔记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案前的“廉政承诺牌”,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护身符”和“防火墙”。这一块通体透明、体态小巧的承诺牌,被要求放在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办公桌的显眼位置。承诺牌正面写着“我承诺:我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绝不违反‘八个禁止’,请大家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反面写着“警钟长鸣”字样和“八个禁止”的详细内容。区审计局局长胡善荣说:“每天早上坐到办公桌前,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承诺牌,等于从一早开始就对我进行了廉政警示提醒,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此外,该区推行的“廉情卡”,也让党员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威力”。廉情卡是一张粉红色折页卡,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必须每年一填,内容包括本人情况、配偶情况、子女情况、本人收入情况、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房产变化情况及个人廉政相关情况。就拿房产变化一栏来说,内容详细到买房面积、价格、路段以及出售、转让及出租情况等,所有信息都要如实填写,如发现隐瞒欺骗等情况,纪委将邀约上门廉政谈话,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相应处分。
“除了每年填写,我们每两年还要将该干部填写的廉情卡与上两年填写的廉情卡做比对,如有发现填写内容不一致却未注明和上报的,也将被约谈。”区纪委常委崔晓峰说。
“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推行廉政笔记本、承诺牌和廉情卡的好处是,真正让领导干部时刻警醒自己,真正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深入他们的内心,真正让‘一把手’落实好一岗双责,狠抓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蒋杭平说。
第三张牌:合力监督 发挥监督1+1>2的效果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拱墅区全面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城建项目投入320多亿元,整个拱墅区北部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如何监管好这一笔笔巨额资金,杜绝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成了摆在该区纪委、监察局面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区纪委、监察局适时打出了监督组合拳:成立了城建系统归口派驻纪工委,原区城建系统各单位纪检组长成为纪工委委员;推出业主内控机制40条;推进廉政文化进建设工地与科技监管一手抓……区纪委、监察局执法室主任马汝华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阵子,他们发现部分施工监理人员在原材料进场验收、重点部位或隐蔽工程的施工等重点环节的作用发挥不好。经过反复调研考察,他们借鉴区城中村建设指挥部采用过的办法,在这些重点环节中拍摄监理实时影像,将旁站人员、验收人员、见证人员与实体同时记录在影像之中,刻录成光盘存档,实现施工各关键环节的可追溯性。实时影像管理法一推出,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设工程领域关于材料质量、隐蔽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举报减少了,相关人员也没有空子可钻了。
除了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该区还在康桥街道试行网上财务报销系统,对领导干部在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就拿报销来说,每一项资金的报销不仅要有经手人、证明人、部门审核人、财务审核人、领导审批人、付款完结人六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全程上网和全程网上监控,任何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自己办公室或有电脑联网条件的地方轻松进行票据报销审核。通过权限设置,街道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可以查阅整个街道所有票据的报销情况,各部门负责人也可以查阅本部门的报销情况。可以说,财务报销工作完全透明化了,大家都成了监督人,个别人想要在资金使用和报销上做手脚就难了。蒋杭平说,今年区纪委将把该街道的财务报销网上监控系统向全区推广。
同时,该区的社区8小时外廉情预警机制也很有特色。该机制主要是发挥社区纪委和居民的监督管理功能。一方面加强社区纪委的力量,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社区纪委班子,实施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到所居住社区纪委登记职务、职级和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接受社区对自己8小时之外的监督。
“我们每次提拔使用党员干部前,都要到干部所居住的社区进行了解、考察,听取社区纪委、居民、保安、周边小店等对该干部的评价。可以说,社区8小时外监督加上建设领域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等多种手段,已经成为我们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有力法宝,发挥了1+1>2的效果。”蒋杭平说。
链接@专家视角:
第一张牌:“喝茶约谈” 将腐败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不久前,有群众反映某单位领导夫妻双方都是公务员,名下有4套房产,可能存在经济问题。纪委很快请被反映人“喝茶”,要求说明购房款项来源。最后,通过举证和核查,既澄清了事实,又提醒了干部加强自律。
从去年底开始,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纪委开展干部约谈又多了一个去处——京杭大运河边的“清风阁”。在这间谈话室,记者看到三面都是玻璃窗,运河正好在窗前流过,包厢的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一幅上面是“清风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还有一幅上写的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在“清风阁”开展喝茶谈话,初衷是什么呢?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蒋杭平说:“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贯穿于反腐倡廉全过程。同时,坚持预防在先,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使党员干部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开展喝茶谈话,变动一下谈话地点和谈话方式,容易沟通交流。大家面对面坐在谈话室喝茶谈心,可以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谈论问题,廉政谈话更加入耳、入脑、入心。”
区纪委信访室主任张路红告诉记者,出台喝茶谈话机制同样也是出于贯彻“慎初”、“慎微”思路的考虑。因为在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有信访反映但无证据支撑、有不良传言但无明确举报、有苗头性问题但未达到违纪标准等情况。这些问题还够不上按照案件查处程序来启动调查,但如果不管不问,该同志思想上可能会越来越松懈,从而埋下腐败堕落的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区纪委想到了通过喝茶谈话的方式,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机中进行“慎初”、“慎微”教育,以达到将腐败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的目的。他还再三强调,“约喝茶”并不是启动调查程序,旨在互动交流、提醒解惑、关爱干部,促使党员干部干净干事。
哪些情况会被请来“喝茶”呢?《拱墅区纪委监察局“喝茶”谈话制度(试行)》,列明了有7种情况:党员干部本人申请,希望和组织谈心或说明问题、提供线索;区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虽未接到举报,但已出现针对个别机关党员干部的不良传言、网帖等;在信访、办案、纠风、效能督查等过程中了解到异常情况;社区纪委提供党员干部8小时外监督信息的;征求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建议;其他需要交流谈话的。
请干部“喝茶”谈话机制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干部党员的赞赏,并很快起到了效果。
“从去年6月份实行以来,我们已经约请了11位处级干部谈话。有的是群众反映某单位领导干部可能有经济问题;有的是某领导刚上任不久,就发生多起涉及该单位相关人员的信访举报……通过谈心谈话,自我举证,经核实后都澄清了问题,所以我们这项制度其实是把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蒋杭平说。
其实,刚出台这项制度之前,拱墅区纪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也有担心。他们担心干部们能不能理解接受。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被约请过喝茶的干部普遍都反映这种形式挺好,比较人性化,而不是冷冰冰的,互动和交流更加顺畅了。
“这项制度将继续坚持下去,谈心的对象将会从目前拱墅区的区管干部,扩展到科级干部。”区纪委副书记汪水珍补充道。
第二张牌: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 无处不在的警示提醒教育
拱墅区纪委还有一项创举,那就是发放“廉政笔记本”。
这是一本看似很普通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廉政笔记本”字样,每一页也都印有廉政格言。但就是这本普通的笔记本,却让该区很多党政“一把手”感觉到了纪委提醒教育的威力。原来,该区纪委要求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必须将所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内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尤其是信访方面的内容,要写详细的处理结果、信访举报人反馈意见等内容。
“我们经常对这本笔记本进行检查,年底述职述廉的时候这个本子要上交纪委,纪委领导还要在这个本子上签字。”区纪委宣教室主任刘德龙说。廉政笔记本的推广,让这些“一把手”们感到了压力。区劳动局局长王泉根说:“现在的做法很实在。以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事情想抓的时候就抓一下,有些问题不大的也就过了。现在不一样了,什么内容都要记,信访类的问题还必须要有处理结果,必须上交纪委备案,感觉压力很大。”区宣传部副部长梅棣说,廉政笔记本正在成为自己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一个好抓手,建议区纪委在每年开展检查后仍交还本人保管,可以时时翻看自己抓廉政建设的每一个轨迹,可以促使自己绷紧反腐这根弦。
除了廉政笔记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案前的“廉政承诺牌”,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护身符”和“防火墙”。这一块通体透明、体态小巧的承诺牌,被要求放在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办公桌的显眼位置。承诺牌正面写着“我承诺:我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绝不违反‘八个禁止’,请大家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反面写着“警钟长鸣”字样和“八个禁止”的详细内容。区审计局局长胡善荣说:“每天早上坐到办公桌前,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承诺牌,等于从一早开始就对我进行了廉政警示提醒,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此外,该区推行的“廉情卡”,也让党员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威力”。廉情卡是一张粉红色折页卡,每位区管领导干部必须每年一填,内容包括本人情况、配偶情况、子女情况、本人收入情况、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房产变化情况及个人廉政相关情况。就拿房产变化一栏来说,内容详细到买房面积、价格、路段以及出售、转让及出租情况等,所有信息都要如实填写,如发现隐瞒欺骗等情况,纪委将邀约上门廉政谈话,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相应处分。
“除了每年填写,我们每两年还要将该干部填写的廉情卡与上两年填写的廉情卡做比对,如有发现填写内容不一致却未注明和上报的,也将被约谈。”区纪委常委崔晓峰说。
“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推行廉政笔记本、承诺牌和廉情卡的好处是,真正让领导干部时刻警醒自己,真正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深入他们的内心,真正让‘一把手’落实好一岗双责,狠抓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蒋杭平说。
第三张牌:合力监督 发挥监督1+1>2的效果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拱墅区全面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城建项目投入320多亿元,整个拱墅区北部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如何监管好这一笔笔巨额资金,杜绝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成了摆在该区纪委、监察局面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区纪委、监察局适时打出了监督组合拳:成立了城建系统归口派驻纪工委,原区城建系统各单位纪检组长成为纪工委委员;推出业主内控机制40条;推进廉政文化进建设工地与科技监管一手抓……区纪委、监察局执法室主任马汝华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阵子,他们发现部分施工监理人员在原材料进场验收、重点部位或隐蔽工程的施工等重点环节的作用发挥不好。经过反复调研考察,他们借鉴区城中村建设指挥部采用过的办法,在这些重点环节中拍摄监理实时影像,将旁站人员、验收人员、见证人员与实体同时记录在影像之中,刻录成光盘存档,实现施工各关键环节的可追溯性。实时影像管理法一推出,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设工程领域关于材料质量、隐蔽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举报减少了,相关人员也没有空子可钻了。
除了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该区还在康桥街道试行网上财务报销系统,对领导干部在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就拿报销来说,每一项资金的报销不仅要有经手人、证明人、部门审核人、财务审核人、领导审批人、付款完结人六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全程上网和全程网上监控,任何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自己办公室或有电脑联网条件的地方轻松进行票据报销审核。通过权限设置,街道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可以查阅整个街道所有票据的报销情况,各部门负责人也可以查阅本部门的报销情况。可以说,财务报销工作完全透明化了,大家都成了监督人,个别人想要在资金使用和报销上做手脚就难了。蒋杭平说,今年区纪委将把该街道的财务报销网上监控系统向全区推广。
同时,该区的社区8小时外廉情预警机制也很有特色。该机制主要是发挥社区纪委和居民的监督管理功能。一方面加强社区纪委的力量,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社区纪委班子,实施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到所居住社区纪委登记职务、职级和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接受社区对自己8小时之外的监督。
“我们每次提拔使用党员干部前,都要到干部所居住的社区进行了解、考察,听取社区纪委、居民、保安、周边小店等对该干部的评价。可以说,社区8小时外监督加上建设领域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等多种手段,已经成为我们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有力法宝,发挥了1+1>2的效果。”蒋杭平说。
链接@专家视角:
预防腐败的“奥卡姆剃刀”
毛昭晖
毛昭晖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个定律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不要把事物人为地复杂化。拱墅区在预防腐败方面的有益探索,似乎有“奥卡姆剃刀之意”,以颇为简单的做法体现预防腐败的精髓。
具体而言,拱墅区预防腐败的做法,凸显三重价值:
第一、以理论支撑预防腐败工作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首要标志之一就是反腐倡廉工作是否有科学理论加以支撑。拱墅区预防腐败的第二张牌“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其蕴涵着两个原理:一是过程管理原理。腐败行为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是否拥有权力、是否具有腐败动机和是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的作用在于将廉政、勤政和慎政的信号嵌入官员施政过程,通过不断重复性地给予信号,化解其腐败的动机,预防腐败行为的产生。二是压力原理。拱墅区纪委要求党政正职负责人应当将本单位党风廉政工作情况记录在廉政笔记本上,并定期上交笔记本做“符合性验证”。其蕴意在于通过廉政笔记本这么一种媒介,不断对领导干部施加一定的压力,“让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深入他们的内心,真正让‘一把手’落实好一岗双责”。
第二、拱墅区的预防腐败制度凸显以“非对抗方式”着眼于细微之处。拱墅区纪委深刻领会预防腐败的关键在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预防腐败的目标。廉政与慎政是紧密相关的,领导干部为政稳健不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慎政,拱墅区纪委推行“廉政谈话制度”价值在于以“非对抗”的制度方式实现对官员的“慎初”、“慎微”教育。在非对抗的情况下进行调查,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确易为对方所接受。一方面,纪委被公众认为是能处理申诉、还己公道的“自己人”,在政府和公民之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的对抗情绪。另一方面,促进领导干部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谈话,乐于采取恰当的行动来改进不当,弥补过错,这种预防腐败的理念是值得推崇的。
第三、以社区监督实现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多元民主理论的权力可分配性假设批判了国家权力的唯一性,证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政治决策和监督的正当性。故此,社会民主监督是中国监督体系主体性内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如何实现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如何将社会民主监督与党政监督相对接,是一个难点问题。社区监督可以说是社会民主监督的一种方式,能够弥补党政监督的不足。防范利益冲突原理在社区监督中体现得较为充分,通过隐蔽视角的监督,实现了对官员的立体监督。拱墅区“社区8小时外廉情预警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社区评价机制”等做法,实现了对官员的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具体而言,拱墅区预防腐败的做法,凸显三重价值:
第一、以理论支撑预防腐败工作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首要标志之一就是反腐倡廉工作是否有科学理论加以支撑。拱墅区预防腐败的第二张牌“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其蕴涵着两个原理:一是过程管理原理。腐败行为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是否拥有权力、是否具有腐败动机和是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笔记本+承诺牌+廉情卡”的作用在于将廉政、勤政和慎政的信号嵌入官员施政过程,通过不断重复性地给予信号,化解其腐败的动机,预防腐败行为的产生。二是压力原理。拱墅区纪委要求党政正职负责人应当将本单位党风廉政工作情况记录在廉政笔记本上,并定期上交笔记本做“符合性验证”。其蕴意在于通过廉政笔记本这么一种媒介,不断对领导干部施加一定的压力,“让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理念深入他们的内心,真正让‘一把手’落实好一岗双责”。
第二、拱墅区的预防腐败制度凸显以“非对抗方式”着眼于细微之处。拱墅区纪委深刻领会预防腐败的关键在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预防腐败的目标。廉政与慎政是紧密相关的,领导干部为政稳健不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慎政,拱墅区纪委推行“廉政谈话制度”价值在于以“非对抗”的制度方式实现对官员的“慎初”、“慎微”教育。在非对抗的情况下进行调查,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确易为对方所接受。一方面,纪委被公众认为是能处理申诉、还己公道的“自己人”,在政府和公民之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的对抗情绪。另一方面,促进领导干部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谈话,乐于采取恰当的行动来改进不当,弥补过错,这种预防腐败的理念是值得推崇的。
第三、以社区监督实现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多元民主理论的权力可分配性假设批判了国家权力的唯一性,证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政治决策和监督的正当性。故此,社会民主监督是中国监督体系主体性内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如何实现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如何将社会民主监督与党政监督相对接,是一个难点问题。社区监督可以说是社会民主监督的一种方式,能够弥补党政监督的不足。防范利益冲突原理在社区监督中体现得较为充分,通过隐蔽视角的监督,实现了对官员的立体监督。拱墅区“社区8小时外廉情预警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社区评价机制”等做法,实现了对官员的社会民主监督的有形化。(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