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四川省古蔺县:新官上任 廉政风险防控升级

新一届乡镇换届后,岗位调整使原先的个人廉政风险有了微变动。对此,古蔺县出台系列措施——
四川省古蔺县:新官上任 廉政风险防控升级 

  最近,上任不久的古蔺县金星乡党委书记黄钺收到了一张《廉政风险查找及防范措施表》。在这张表上,印着“一岗双责”制度,既有领导干部本身的岗位职责,也有与其岗位职责“配套”的廉政职责,并明确标注了思想道德和岗位职责风险的等级评估。“新官上任”,个人廉政风险也随之变化,针对新一轮的换届高峰,古蔺县廉政风险防范也在升级。数字显示,截至9月底,该县累计查出新的岗位廉政风险1200余条,对应制定完善防控措施900余项。
  风险评估
  建立三色预警机制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是一个开放式的、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我们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再查找活动,让科级领导干部再次明确工作的‘高压线’,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规范权力运行。”古蔺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发扬说。
  9月初,古蔺县纪委按照“廉政教育再学习、廉政风险再查找、防控措施再完善、资料整理再规范”四个步骤,对照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和财政投资项目四大类风险,根据权力运行流程图,认真查找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每个岗位至少再排查出了一到两个风险点,每个风险点再排查出了一到两种表现形式。
  为了不让干部“倒”在新岗位上,对于各岗位排查出的廉政风险,古蔺县纪委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分别定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并建立起廉政风险“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及时防控。源头设防配送廉政教育“套餐”
  找准廉政风险点只是廉政风险防范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从源头上设防,把风险点管理延伸到各个岗位,及早发现苗头,及早提醒、纠正。
  按照这一思路,古蔺县纪委为新(转)任科级领导干部配送廉政教育“套餐”——廉政党课、廉政谈话,廉政承诺、警示教育等活动的全面开展,让领导干部上任之前就绷紧“廉政弦”。
  “以前当纪委副书记的时候,只管违纪的事。现在到了国土局,从规划、定价到审批、监督,权力和风险环环相扣,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向深渊。”新任国土局局长何述清按照《廉政准则》,对‘国土局局长’的岗位风险点进行了认真查找,提早给自己敲警钟。
  防控收到实效。近两年,古蔺县科级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比例同比下降了28.57%;在近几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单位、部门和干部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满意度大幅提高。
  立足长效
  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廉政风险防控,重在建立机制。
  在最近的一次“廉情会审”中,许多群众不约而同反映某位乡镇领导因换届中即将“退二线”而公款吃喝的问题,古蔺县纪委会后立即找其谈话,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律意识存在问题,及时排除了廉政隐患。
  对新查找出的廉政风险,古蔺县纪委认真细化、梳理出较有共性的廉政风险后,对不适应发展和工作要求的制度进行淘汰,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的防控措施,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古蔺县各乡镇、部门也结合已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分别建立完善了重点决策听证、政务公开审核等制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领导干部本身是一种保护,也有利于我们群众和职工进行监督。”古蔺县安监局职工余伟说。(杨楚群 刘学 记者 孔芒)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