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县县委权力运行“全开放”
福建省沙县县委权力运行“全开放”
“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有多大?要大起来确实很大。我们搞试点,就是防止县委书记大权独揽、一权独大,解决好县委书记用权怎样监督的问题。”福建省沙县县委书记陈瑞喜说。
今年初,沙县被福建省委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该县通过“确权、亮权、制权、督权”四个环节,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县委权力188项,编制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总册》,配套制定了《县委书记用权“十不”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牢牢地划定了县委和县委书记的权力“边界”。
县委书记仅保留两大类九项权力
——厘清权力,防止揽权、争权、让权等现象的发生
试点工作井然有序。
5月16日,县委制定出台公推公选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暂行办法。20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电视专栏《镜鉴》开播。21日,县委领导向社会公开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23日,成立项目服务“110”联动中心。6月3日,实行县党政领导定期接访下访制度。7月28日,200名群众获聘成为县委工作评议员……
从决策、执行到结果公示,环环紧扣。设计者希冀,通过把“权力菜单”晒在阳光下, 对超越范围的职权予以纠正,对职能交叉的予以厘清,对权责不清的予以明确。其中对县委书记仅保留“决策”和“用人”两大类九项权力,同时以“‘十不’规范”的形式,明文禁止县委书记参与土地招拍挂等市场经济活动和直接提名干部等十项不当用权行为。
重大事项“不经评估不决策”
——风险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我认为C方案好,可以形成环城交通路网,符合我县城市建设远景规划。” 6月24日,市民张钦雄老人手拿一大沓史料,急匆匆来到县交通局,对大桥建设规划提出建议,“在明代,这是远近闻名的‘祥凤浮桥’。既然改建,要尊重历史,恢复为‘祥凤桥’……”
虬江大桥是沙县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经桥梁设计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三个建设比选方案。县里按照“九步工作法”的程序,要求将三个比选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广泛收集民智、倾听民意。很快,就收集到意见建议1251条。
“九步工作法”是为确保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而专门设立的。沙县县委规定,凡属“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按照“议题提出、调查研究、提出方案、风险评估、征求意见、会议讨论、会议表决、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九个步骤组织实施。同时,制定了《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评估,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
风险评估分为ABC三级,方案经专家论证后,以群众赞成为主要指标,重大事项做到不经评估不决策。在沙县,群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投票,还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县领导,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的手机号码都是公开的,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反映意见建议。
把裁判权交给群众
——群众参与,加强对县委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
“如果你被任命为林业局党委书记,你将如何配合局长做好工作?”
“请问除了年龄优势外,对团县委书记一职你还有其他什么优势吗?”
……
5月20日,沙县部分正科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公开测评大会气氛热烈。面对现场提问,18位干部有的对答如流、条理清晰;有的却答非所问。孰优孰劣,参加测评的140多名县委委员和部分老干部心中自然有数。
经过公开推荐、公开测评后,6名干部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经过公示考察、常委会票决、全委会票决等后续环节,最终确定了团县委书记等3个职位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人选。
公推公选是权力公开运行的一个尝试。沙县对干部选拔任用、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以及教育、卫生、环境、征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请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7月28日,沙县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风监督员、离退休干部等各界人士中,选聘了200名县委工作评议员,赋予他们检查、监督、评议和建议等四项权力,履行拉练考评、列席旁听、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宣传引导等五项职责,并对县委各项工作进行追踪、监督和评议。
县委工作评议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沙县群众评议工作正式启动。当天,这些评议员就参加了9个重点项目组的拉练考评,对各项目形象进度、工作实效、推进措施、安全质量及勤政廉政等进行现场打分。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评议没有领导带队,完全由评议员独立考评。这在沙县还是头一回。”60多岁的离休干部冯立田说。
“考评结果将原汁原味地在网站上公布,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评议结果纳入年终考评。”陈瑞喜说。(沙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林昭闹)
今年初,沙县被福建省委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该县通过“确权、亮权、制权、督权”四个环节,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县委权力188项,编制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总册》,配套制定了《县委书记用权“十不”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牢牢地划定了县委和县委书记的权力“边界”。
县委书记仅保留两大类九项权力
——厘清权力,防止揽权、争权、让权等现象的发生
试点工作井然有序。
5月16日,县委制定出台公推公选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暂行办法。20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电视专栏《镜鉴》开播。21日,县委领导向社会公开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23日,成立项目服务“110”联动中心。6月3日,实行县党政领导定期接访下访制度。7月28日,200名群众获聘成为县委工作评议员……
从决策、执行到结果公示,环环紧扣。设计者希冀,通过把“权力菜单”晒在阳光下, 对超越范围的职权予以纠正,对职能交叉的予以厘清,对权责不清的予以明确。其中对县委书记仅保留“决策”和“用人”两大类九项权力,同时以“‘十不’规范”的形式,明文禁止县委书记参与土地招拍挂等市场经济活动和直接提名干部等十项不当用权行为。
重大事项“不经评估不决策”
——风险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我认为C方案好,可以形成环城交通路网,符合我县城市建设远景规划。” 6月24日,市民张钦雄老人手拿一大沓史料,急匆匆来到县交通局,对大桥建设规划提出建议,“在明代,这是远近闻名的‘祥凤浮桥’。既然改建,要尊重历史,恢复为‘祥凤桥’……”
虬江大桥是沙县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经桥梁设计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三个建设比选方案。县里按照“九步工作法”的程序,要求将三个比选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广泛收集民智、倾听民意。很快,就收集到意见建议1251条。
“九步工作法”是为确保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而专门设立的。沙县县委规定,凡属“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按照“议题提出、调查研究、提出方案、风险评估、征求意见、会议讨论、会议表决、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九个步骤组织实施。同时,制定了《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全面实施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评估,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
风险评估分为ABC三级,方案经专家论证后,以群众赞成为主要指标,重大事项做到不经评估不决策。在沙县,群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投票,还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县领导,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的手机号码都是公开的,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反映意见建议。
把裁判权交给群众
——群众参与,加强对县委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
“如果你被任命为林业局党委书记,你将如何配合局长做好工作?”
“请问除了年龄优势外,对团县委书记一职你还有其他什么优势吗?”
……
5月20日,沙县部分正科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公开测评大会气氛热烈。面对现场提问,18位干部有的对答如流、条理清晰;有的却答非所问。孰优孰劣,参加测评的140多名县委委员和部分老干部心中自然有数。
经过公开推荐、公开测评后,6名干部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经过公示考察、常委会票决、全委会票决等后续环节,最终确定了团县委书记等3个职位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人选。
公推公选是权力公开运行的一个尝试。沙县对干部选拔任用、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以及教育、卫生、环境、征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请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7月28日,沙县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风监督员、离退休干部等各界人士中,选聘了200名县委工作评议员,赋予他们检查、监督、评议和建议等四项权力,履行拉练考评、列席旁听、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宣传引导等五项职责,并对县委各项工作进行追踪、监督和评议。
县委工作评议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沙县群众评议工作正式启动。当天,这些评议员就参加了9个重点项目组的拉练考评,对各项目形象进度、工作实效、推进措施、安全质量及勤政廉政等进行现场打分。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评议没有领导带队,完全由评议员独立考评。这在沙县还是头一回。”60多岁的离休干部冯立田说。
“考评结果将原汁原味地在网站上公布,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整改,评议结果纳入年终考评。”陈瑞喜说。(沙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林昭闹)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