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辽宁省反腐倡廉建设综述

    先进理念 助推全面振兴
——辽宁省反腐倡廉建设综述

  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证。
  
  服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履铿锵
  
  国家批准实施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构成了辽宁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摆放到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大局中去谋划,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认真开展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监督检查。省扩大内需领导小组先后进行了4轮、12组次的监督检查,实地查看了137个项目;组织各地市有关部门检查项目2460个,发现各类问题834个,提出意见和建议291条。
  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各地市按照中央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共排查项目4387个,发现各类问题3008个。在排查自纠的基础上,省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了11个检查组,对各市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进行了重点抽查,共抽查项目1562个,抽查面达36%。目前,对辽西北供水、全运会体育设施建设、沈阳桃仙机场改扩建、40万户安居房等重点工程,已实施监督检查。
  认真开展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棚户区改造工程实行全程监督,查处了违纪违法案件7起,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开展节约用地监督检查,共查出未报即用违法用地900宗,涉及面积2867亩;开展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节能减排政策规定执法监察,对存在重点污染源的32家企业进行了挂牌督办;开展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项检查,对99座污水处理厂、417家造纸企业、70家违法排污的钢铁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和停产治理,有效地保护生活环境。
  
  抓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多措并举
  
  治国理政,德教为先。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以市县乡三级党委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的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富有成效。高度重视对新提拔市厅级领导干部教育,先后举办了6期新提拔市厅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班。广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百名勤廉兼优先进典型评选学习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率先建立省警示教育基地,实现警示教育基地化、规范化,共有30余名省部级干部、4200多名厅局级干部、10万多名普通党员干部前往接受教育。总结推广了鞍山市通过媒体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方面问题进行曝光实施舆论监督的经验,目前这项工作各地市均已普遍展开,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
  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2009年,由省委书记、省长等9名省委常委分别带队组成9个检查组,对全省各市和部分省直重点部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仅去年以来,省委常委组织研究和参加分管范围的反腐败工作共计460余次,人均33 次。近两年来,全省共对322名领导干部实行了责任追究。
  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条规,逐步完善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函询等党内监督制度。近两年,全省共有46400余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对509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8498人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9847人次。省委出台了《关于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和工程项目的暂行规定》,进一步形成了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
  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对全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借用的1387台车辆和超标的199台车辆分别做出限期退还和纠正处理。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2009年共清理各级党政机关“小金库”499个,涉及金额2.1亿元。2010年,进一步清理了事业单位、社团和企业的“小金库”,共查出“小金库”710个,收缴违规资金2289.37万元。
  
  惩治腐败不论“上梁”“下梁”
  
  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务必查案。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手查处大案要案,一手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不断加大惩治工作力度。近5年全省平均每年查办案件都达5000余件。去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48825件次,立案6185件,其中大案要案120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54人,其中市(厅)级干部16人、县(处)级干部27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184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35亿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97件,涉案金额9220万元。
  坚持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截工程”,积极帮助解决案件高发地区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07年,查处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钼矿大案后,积极指导该市加强对全地区的矿产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整治,收回资金19亿多元,并且还使当地的税收由原来的8000万元猛增到2.6亿元。集中查办辽阳、盘锦等地区的涉黑“保护伞”案件,共查处党员领导干部131人,移送司法机关85人,严厉打击了当地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查处朝阳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腐败问题,使国家矿产资源进一步得到科学有效开发。
  
  纠风治乱高度重视民生
  
  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解决一件难事,就多一份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多查办一起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就多一份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省共查处各类教育乱收费金额4816余万元,清退违规收费300余万元,对600多人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开展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全省共查处和纠正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2353个,查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6765个,涉及金额1271万元。纠正和查处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救济资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违规问题资金1492万元。
  大力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共建立了1100多家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络点和3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联络点,随时征求企业意见,受理举报投诉。去年以来,省纪委、监察厅进一步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35个,涉及金额1.5亿元。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资金2578万元。
  建立了集纠风工作、政务公开和软环境建设、举报投诉中心为一体,覆盖全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网络平台——民心网。与全省1785个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联网,每天受理群众诉求40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7%。民心网开通6年多来,共受理有效群众诉求192589件,解决实际问题104846件次,通过诉求办理还利于民3.31亿元。
  
  惩防体系建设突出改革创新
  
  反腐倡廉重在抓本治源。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构建惩防体系,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5年的努力,省直机关29个牵头部门以及地方承担的125项惩防体系建设任务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去年,中央纪委检查组给出了“辽宁惩防体系建设,领导有力、措施到位、大胆创新、务实有效、亮点突出,形成了辽宁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的评价。
  为进一步创新惩防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到2012年底前,在全省开展权力运行制度、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效能管理、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和民意诉求反馈“五大系统”建设。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五大系统”建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并召开全省推进“五大系统”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王珉和省长陈政高亲自部署。目前,“五大系统”建设顺利推进。在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方面,省市县三级政府机关已全面展开。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建设方面,试点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在行政绩效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完善了行政业绩考核,增加了对行政效能和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考核的内容和权重。在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面,实现了省直30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和全省各市县的全面联网监察。在民意诉求反馈系统建设方面,民心网、政风行风热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站等载体的功能增强、渠道拓宽、效果明显。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辽宁调研考察时,对辽宁加强“五大系统”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记者 严加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