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河南省荥阳市推进廉政风险三评四防工作

河南省荥阳市推进廉政风险三评四防工作

    笔者近日走进河南省荥阳市国税局的办公大楼,大厅里三块标有“三级廉政风险”的银色牌子格外醒目:一块是市廉政风险三评四防工作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国税局的评定,两块是该局对下属部门的评定。
    “三级廉政风险说明这些工作岗位的廉政风险比较大。”该局纪检组长魏喜平告诉笔者,“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把权力和风险‘晒’出来,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更好地进行监督。”
    从2009年3月试点到现在全市全面推开,如今该市每名行政工作人员面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廉政风险等级牌。“通过廉政风险三评四防工作机制建设,将单位和个人岗位职责的廉政风险从无形变有形,直观地表现出来,以期达到警示、教育、防范的目的。” 荥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宋建伟表示。
    在工作中,该市汲取以往发生典型案件的教训,将单位(岗位)及其职责廉政风险分别由低到高评估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同时根据信访举报、社会评议、案件查办、电子监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督察督导等情况,对廉政风险等级进行动态管理。
    为达到上下联动抓防范的目的,该市建立四级防范体系:市委、市直各单位(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内设科室和二级机构(乡镇街道各站所、各建制村)、一般工作人员岗位等四级工作主体,在制定并实施好本级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分别承担对下一级的监督检查责任。
    在该市财政局市直财务管理中心主任冯万欣办公桌上,笔者看到一张“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及防范措施表”。冯万欣负责的工作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被细化为四条,两条是两级、两条是三级,每一条“廉政风险”后面紧跟的是条理清晰的防范措施。
    “以前大家都说我们中心权力大,容易出问题,但是具体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风险到底有多高,没人能说清。”冯万欣说,“自从这个牌子摆在了桌子上,不但知道了触及红线将会受到怎么样的处罚,而且明确了如何预防。这些都时刻提醒着我:不想、不能、不敢让廉政风险转化为腐败问题。”
就在冯万欣的办公室旁边,财政局二楼大厅的四个公示栏里,粘贴着局领导和下属单位的廉政风险等级公示牌:哪个岗位、哪个方面容易出问题,如何防止出问题,一目了然。
    风险被找出来、标出来还不够,制定防范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才是目的。
    “由于之前工作机制设置不太合理,办事程序又复杂繁多,不少来办事的群众多次跑腿却办不成事。更有甚者,通过与工作人员频繁接触,就有了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荥阳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冯玲娟介绍说,在查找风险的时候,这个问题被集中反映了出来。随之局领导班子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一口进一口出”的办事制度,不但避免了纳税人来回奔波,而且避免了纳税人和审批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有效规范了审批过程中不廉洁现象的发生。
    “现在到各单位办事方便多了,办公桌上的警示牌让我们对办事人员的廉政风险及相关防范措施都一目了然。”郑州市中州硫酸厂副厂长蒋振西觉得,有了廉政风险警示牌,更便于群众监督。(宋方 孙保宏)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