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浙江省发改委科创新投资项目监管方式

浙江省发改委科创新投资项目监管方式

  建设全省项目投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技”加“制度”,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把制度的监管与科技的监管有机结合起来,使投资项目监管更科学、更严密,努力实现惩防体系建设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一、系统建设的背景
  (一)职能的需要。发展改革委是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主管机关,作为政府的投资项目综合管理部门,其廉政风险点主要发生在投资项目管理上,发展改革部门构建惩防体系的着力点自然落到如何改进和完善投资项目管理上。因此,根据发展改革委的职能和工作特点,牵头全面推进全省统一的“浙江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控制项目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全范围,用制度保障系统运行,创新投资项目管理方式,促进投资项目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投资项目管理系统在行为方式、工作程序等方面对风险岗位的干部行使职权予以规范和限制,从根本上遏制投资项目管理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风险,使这项制度贯彻于发展改革部门管理投资项目的惩防体系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加“制度建设”在惩防体系中的“助推器”作用,着力构建符合发展改革部门实际的惩防体系。
  (二)改革的需要。现有的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着头绪多、透明度低、自由裁量权大等弊端,为个别官员创造了“寻租”的机会和条件。从推行政务公开,接受业主、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出发,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省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投资项目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发展改革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预防腐败工作,既是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深化作风建设的需要。全省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对从事项目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进行实时监察,刹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拖沓、推诿、谋私利等不良作风。
  (四)加强权力监督的需要。投资项目是监督的热点。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完整、功能完备”的要求,利用政务网,建立横向至各省级部门,纵向至各市、县(市、区),涵盖审批、核准和备案全部项目的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省重点工程的招标投标信息和省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为建立和推进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保障平台。信息系统的功能方便纪检、监察部门实时监督投资项目审批环节,促进全省投资项目管理公开、透明、有序、高效目标的实现。通过访问权限,可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职能监督。通过项目信息公开,便于社会监督、公众媒体监督。可满足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二、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
  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的综合内控监督系统,也是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
  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建设项目网上并联审批系统、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新开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系统、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管理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和投资项目综合应用系统等七个业务系统,以及投资项目综合应用系统和市、县相关业务系统。
  (一)并联审批系统。根据全省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建设以及办事项目网上公示等要求,实施并不断升级了网上并联审批工程,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实现行政审批办公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推进行政审批工作的科学、规范、透明。通过“就地申报、即刻受理、限时办结、并联运转、全程公开”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建设,规范了投资项目决策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在确立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电子政务对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明确了项目并联审批的操作规程。增强了以项目管理为导向,以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有效结合多个业务综合系统,初步实现对投资项目纵到底、横到边全范围管理。
  (二)招标投标管理系统。根据招标办依法监管、项目业主自主招标、评标专家独立评审、交易中心保障服务的招投标市场运行机制,加大工作流程的完善和制度建设的力度,构建透明式管理、规范化服务的信息化招标投标监管体系。通过信息化监管系统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网上实时监控、综合分析,确保行政监督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通过“浙江重大工程交易网”与“招标投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外网联动建设,信息化、公开化水平大为提升,网站年访问量已突破350万人次,较好维护了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目前评标专家库已扩展到10000余名专家,投标企业数据库已包括6000多家单位及20000多名项目经理、总监个人档案。
  (三)重点建设管理系统。作为全省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重点建设管理子系统是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一个综合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该子系统运用,及时全面掌握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关情况,包括项目审批、开工、建设进展、竣工投产等信息,提高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管效率和水平,为有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该子系统主要流程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年度形象进度计划的申报和审核、月进度的上报、项目开工和竣工计划的上报和审核、重要信息的上报等。
  (四)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系统。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管理系统的建立旨在现有稽察监管模式下,创新稽察监管方式、提高稽察监管效率、扩大稽察监管覆盖面、增强稽察监管的执行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项目监管者与项目业主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实时监督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构筑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目前已在我省稽察监管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现场稽察监管与网络信息报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三、系统建设的目标功能
  (一)主要目标。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打造我省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全省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系统能够逐步实现对我省任一地区、任一时段,任一行业的前期情况、开工情况、进展情况和竣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任一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实时查阅,实现审批过程信息、结果信息实时共享。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是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平台,通过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把项目基本信息、审批信息和实施进展情况录入该系统,实现对全省投资项目动态管理。
  (二)主要功能。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程序、监管三大模块,主要功能有:
  1.数据基础。系统中详细的数据,既涵盖了项目审批方面的数据、又包含实施进展方面的数据,为项目监管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系统中多层次的报表功能,既可以查询特定项目的有关信息,又可以查询分行业、分地区的汇总信息,为相关日常的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2.流程控制。通过信息系统的运行,固化了投资项目决策、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固化了投资项目管理的流程,固化了招标投标程序,固定了重点建设项目增列、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等工作流程,规范了重大项目稽察监督工作程序,减少了相关人员的人为影响。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均可通过系统提供实时查看项目审批、实施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互监督作用。
  3.全程监管。投资项目信息系统包涵了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主要内容是投资项目申报,并联审批、核准、备案,下达投资计划,招标投标管理,重点工程实施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价及稽察监督。事前监管是对项目审批部门事前录入系统的审批依据、前置条件、事项说明、工作指南及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核准)权限等进行监管,并对审批流程进行实时监管预警纠错、对审批事项进行督办等;事中监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监管,承担省级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职能,建设运行了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督检查;事后监管主要是对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监管。重大项目稽察信息管理系统是对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性监管。
  4.时效监控。设置明确的审批、(核准)项目办理时间。在项目受理的主界面运转栏目,设置了催办提醒功能,在“待办”提醒后面设“绿”、“黄”、“红”三种颜色,办理时间超过1/2时,自动亮绿色提醒;办理时间超过3/4时,自动亮黄色催办;超过办理时限,自动亮红色警告。根据《招投标监管工作规程》、《投诉举报查处工作规程》等系列管理制度和示范标准文本,监控受理、承办、审核、备案等相关环节办结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警示形式,对办件超期、数据报送弄虚作假、事后登记等违规行为进行监控。
  5.跟踪监控。针对所有投资审批项目、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稽察项目,电子监管系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查询,排查异常情况。如省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系统具有监管项目分类管理功能、监管资料上传功能、监管项目查询功能和监管项目统计分析功能等,可以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资金来源、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及投资完成情况,项目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情况、项目稽察监管信息情况和项目竣工验收情况等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出整改通知。
   四、系统建设的主要特征
  该系统主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创新性、制度性、规范性、公开性、预警性和可控性等八方面的特征。
  1.整体性。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由七个子系统组成,涵盖了投资项目决策实施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全方位,构建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增强了发展改革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整体性。完善了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推进了科学、民主决策;加强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发挥市场在配置公共资源资产中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利益冲突;强化重点建设工程推进力度;增强了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职能;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息共享、腐败预警机制,提高预防腐败水平;建立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了项目管理者的风险,保障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发挥治本功能。全省投资项目信息系统建设促进项目决策、实施、监管三大职能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绩效,形成了完整的项目管理惩防体系。
  2.全面性。一是全面覆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就是投资项目各有关部门都要参与并提供最新信息;“纵向到底”,就是要包括全部投资主管部门(国家、省、市、县发改和经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我省投资建设项目。二是全程管理。对于单个项目而言,要求按项目的生命周期,通过为项目自动生成唯一标识,从项目申报开始,到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的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同时,需要相关部门审批的项目,在项目生成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在完成审批后,第一时间按要求填报审批结果信息。三是全部信息。投资项目信息要素的确定,需要保证系统的查询和统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涉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主要信息,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核准)批复,规划、国土、环保及其它有关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单位、时间、文号、文件名称等内容,还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以及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监督等情况。做到了全面、准确地对投资运行进行监控。
  3.创新性。根据发展改革委的投资项目管理职能,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紧扣关键岗位,针对风险环节,创造性地设计工作机制和制订工作制度。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抓住投资项目管理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科学配置权力;优化权力流程,精简办事程序,编制权力流程图;实行风险防控,全面排查权力运行风险,健全防控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加强考核评价,确保项目管理权力规范行使。
  4.制度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项制度性建设。在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从信息报送、过程管理、稽察监督等工作环节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以制度作保障,狠抓制度落实,周密部署,科学管理。“信息技术”加“制度规范”,使复杂、神秘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突出权力监督制约,用制度来规范权力运行。我省加强了投资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及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先后出台了一批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在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上具体的工作程序、核准权限、管理内容,使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管理投资项目的制度科学严密、务实管用,实现了投资项目全过程廉政风险点防控。
  5.规范性。信息技术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固化了权力运行流程,围绕投资项目管理的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梳理职责、法定权限、工作流程,逐一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联”上:上联国家,下联地方,左右联着各部门。该系统由项目申报单位、投资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联建共享,通过各参与单位把投资项目的各类审批信息在第一时间加载到管理信息系统上,使之成为我省投资项目的信息集成,全面、动态、实时地反映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强大的系统建设运行必须由严格的、统一的规则来保障,必须按规定运行,规范和统一了各项目管理者的行为,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6.公开性。建立横向至各相关部门,纵向至各市、县的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公开项目决策、实施全过程的流程、报件、时限等信息,从项目申报到各环节审批都向申报单位公示,申报单位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可以就地随时在联网的计算机上了解当前项目审批过程状况,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或电话与当事人沟通信息或催办,监管部门可以在网上督办,也便于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如果某办理环节和有关人员有行政不作为或不公正的情况,可以随时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同时,该系统具有公众网上公示的功能,项目符合开工条件和按国家规定可以公开的项目和信息,向社会公开,也为各方面的监督,提高了政府管理投资项目的公信力。通常情况下,除少数保密的事项外,所有的审批内容、审批范围、审批条件、审批程序以及审批时限和结果都在网上予以公布,项目报送单位也可在办公室直接调看、查询和了解项目的审批情况。特别是企业在申报项目中需要补充材料的,可以在短时间里解决。
  7.预警性。该系统具有监督管理预警功能。一是对未填报项目情况进行预警,未按规定时间填报录入各项目信息,系统会自动预警显示,将预警的未填报项目汇总成excel文件下载。二是对单个项目相关问题情况预警,对“项目未开工”、“中央资金未全额到位”、“配套资金到位不足”、“建设进度滞后”、“未公开招投标”、“合同签订时间不及时”、“合同支付超出合同价”等问题进行及时预警显示,便于监管人员从繁杂的信息中搜集问题。
  8.可控性。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切实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有效性。以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实现项目决策、实施全程留痕、全程可控、全程监管。及时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流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及时防范和纠正违纪违法行为。系统查询便捷,相关部门、有关用户和领导可以按照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登陆该系统查询到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实现所有项目全过程信息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同时,系统设置投诉窗口,强化外部监管。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使投资项目始终处在受控状态。
  全省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截止去年12月底,系统累计采集项目57224个。其中审批项目9257个,核准项目913个,备案项目47054个。系统的建设完善了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了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发挥市场在配置公共资源资产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了重点建设工程推进力度;增强了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监督职能。建设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进项目管理制度化,创立管理运行规范化,促进项目信息公开化,实现权力监督可控化,对构建发展改革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组检察局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