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路桥纪委委员质询部门“一把手”——今年的工作,你尽职了吗

路桥纪委委员质询部门“一把手”——今年的工作,你尽职了吗 

  “路桥区‘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前些年开展得有声有色,近些年似乎没有大进展,作为教育局长,你打算如何再创辉煌?”
  “部分企业反映你们园区工作人员态度是好的,但是业务水平不高,如何提高业务能力为园区企业服务?”
  ……
  岁末年初,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纪委会议室内,记者现场感受了该区纪委委员质询部门“一把手”的热烈场景。
  按照会议议程,该区教育局局长林小朝和路桥金属资源再生基地管委会主任胡锡勤,向区纪委全会报告了各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同时接受与会纪委委员的询问和质询。据了解,2008年以来,该区已连续4年开展类似的询问和质询活动,有10名区级机关部门负责人接受了廉政“考试”。
  记者注意到,现场接二连三的提问,问题不仅涉及述廉对象所在单位热点问题,而且直指这些单位领导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容,包括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房产购置、公款出国(境)等。提问的不仅有区纪委委员,还有列席会议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纪检监察员、作风建设监督员、效能与行风监督员代表等。而接受询问的也不仅限于各单位“一把手”,还有两家报告单位的全体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询问中,提问者问得具体、实在,“一把手”回答得认真、恳切。
  询问制度给各单位“一把手”带来的震动着实不小。胡锡勤说:“为了搞好这次报告并接受询问,我不仅注意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而且特别注意履行‘一岗双责’方面的要求。”他表示,全面梳理责任制落实情况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过程,时时提醒自己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坚持不懈地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
  区纪委常委罗新生介绍说,为避免述廉内容空泛、问廉针对性不强、询问抓不住热点,在质询会议召开之前,区纪委成立两个调研组,对需要报告和接受询问单位进行调研。调查组通过收集资料、组织明察暗访、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了解有关情况,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形成了客观公正、言之有据的调查报告。尤其在群众满意度测评方面,既邀请机关干部、作风监督员等进行现场测评,又随机选取服务对象以信函方式调查。
  正因为质询前做足了“功课”,区纪委委员们发表意见时底气很足。区监察局局长周志杰的话掷地有声:“我们第一调研组认为区教育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全区教育质量上升不快,发展不均衡……”“园区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临时工管理有待加强……”第二调查组组长管彦立同样一针见血。
  同样,质询会现场也准备了一份测评表。记者发现,这份测评表由出席纪委全会的纪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行风监督员们填写,他们现场对报告单位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及询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以无记名方式投票,现场统计并公布得票情况。
   区审计局纪检组长郑巧红说:“虽然今年我们没有被询问,但有可能明年或者后年就要轮到,这种现场打分的办法给我们加压不小。”
  会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林金祥要求,将报告单位群众测评情况、现场满意度测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与要求等,以《告知和整改通知》的形式进行反馈,并要求报告单位于今年5月底前,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区纪委,接受全方位监督。
  列席会议的代表们也感触颇深。“我多次应邀列席各类会议,还是头一次看到如此热烈的委员当堂询问、部门现场答复的场面,这对我们以后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思路,做出了样板。”蒋桥村党支部书记许菊芳如是说。(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林美雅 李莹莹)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