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为“权力运行”安装“预警雷达”

为“权力运行”安装“预警雷达”
云南省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纪实 

  “全省各级行政部门要以行政机关关键岗位、重点环节行政行为作为排查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以预防行政行为廉政风险的发生为目标,逐步建立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监控管理体系。”云南省纪委、监察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明确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工作的通知》,拉开了云南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序幕。
  近年来,云南省以行政行为监督制度为载体,以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监督、规范政务中心建设和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等方式,切实防范廉政风险,初步建立起防控廉政风险、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机制。
  “地毯式”查找,查险定级亮风险
  云南省针对行政管理、干部人事、司法、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国有资产管理、工程建设、土地矿产资源审批、政府采购、执法执纪等方面,以及当前云南桥头堡建设中交通、能源、金融、水利、环保等重点领域,在41个省直行政机关以关键岗位业务流程为载体,围绕执法、审批等环节,认真梳理排查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廉政风险点,填写《云南省行政机关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登记表》,制定监督防范措施,经审核后汇编成册发州市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涉及关键岗位的省级内设部门、省委巡视机构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共确定关键岗位24949个、重点环节34600 个,查找风险主要表现形式57551种,制定监督防范措施66570条。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以前总觉得廉政风险离自己很远,甚至与己无关。现在发现每一个岗位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存在风险环节,危机意识增强了。”这是云南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后,广大干部的共同感受。
  昆明新机场建设动工后,云南省纪委、监察厅专门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检查,引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查找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风险点贯穿于规范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昆明新机场作为桥头堡建设的骨干标志性工程,要在干部廉洁自律和重大工程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成为全省的表率。”日前,在加快昆明新机场建设第八次现场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汉柏再次强调,“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真正把昆明新机场建成世纪工程。”
  “阳光式”政务,创新管理减风险
  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不规范、不透明,是影响机关效能、滋生腐败的两大重点领域。
  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云南省制定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着眼于推进政务全公开、服务全覆盖,大力加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和窗口建设。
  手指轻轻滑动,屏幕上便显示市民需要的各种信息——2011年9月24日,200台“云南政务信息岛”终端机出现在2011昆明房交会上。
  今年3月,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通了“云南政务信息岛”。
  “我们要将‘信息岛’建设成为云南规模最大、功能性与交互性最强、资讯效果最好、覆盖全省的政务公开平台,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说出了开通“信息岛”的初衷。
  目前,云南省已初步建立起以政府门户网站、96128政务服务专线、政务信息岛“一网一线一屏”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平台体系,目前正加快政务信息岛终端设备的布点工作。截至8月底,该平台共更新信息19800余条,月发布频次达17.28万次,点击率达658万次。“信息岛”已经渐渐成为市民的“便民服务窗口”。
  而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挂牌运行,也标志着云南省构建行政行为风险防范监督机制、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的探索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该中心实行“政府领导、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的运行管理模式,制定了交易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凡涉及省级工程建设项目、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药品集中采购、省高级人民法院拍卖资产和省公安厅罚没资产等公共资源均进入中心统一集中交易,要求中心各部门窗口岗位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化、程序规范化、文书标准化、工作阳光化”要求开展工作。
  “今后中心业务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将实现100%进场交易,对应进未进、越权审批协议转让等行为将从严查处。”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崔岗说。截至6月30日,该中心共受理进场交易项目1077个,已定标和完成交易的项目496个,累计交易金额161.84亿元,做到了交易活动100%进入中心、交易总量100%符合要求。
  随着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在市、县两级也实现了全覆盖。目前,该省省级政府部门全部建成办事大厅或集中对外服务窗口,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昆明成为全国行政区域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的省会城市。
  “全景式”防控,强化监督控风险
  云南省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作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通过建设电子监察系统、融入部门业务工作、加强动态评估分析“三道防线”,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
  为了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云南省着力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集视频监察、网络监察、统计监察为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可对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窗口岗位工作情况进行统计监察;对省级24个行政机关服务窗口和33个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视频监察,对24个省级行政机关网上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网络监察。
  融入部门业务工作,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廉政风险防控就延伸到哪里。云南省民族工作委员会确定了政法处、监督检查处、人事处3个处室为关键岗位,明确了公民民族成分更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责任制考核、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干部选拔使用等5个重点环节,梳理出13种风险形式,制定了12项监督防范措施。
  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云南省加强动态评估分析,从信访举报、经济责任审计、案件分析、干部考察、述职述廉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可能出现的腐败苗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