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 稳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安徽省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 稳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据安徽省近日召开的全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汇报会显示,该省在认真总结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方和部门先试先行经验的基础上,于今年选择8个省直单位和3个省辖市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统一部署,各地纷纷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单位和部门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排查廉政风险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省水利厅在今年年初就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作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六安市在总结今年3月以来5个单位试点情况后,由点到面,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区全面铺开。一些非省级试点单位也按照省里要求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黄山市在继续抓好32家市直单位试点的基础上,选择黄山区、黟县作为本市首批试点,并将县区四大班子全部纳入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范围。宿州市将风险点排查防范工作范围明确为市直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涉企涉民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马鞍山市在认真总结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启动建立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工作,到6月底,10个县级单位、13个科级单位的试点已基本结束,目前已在全市党政机关全面推开。
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试点进程中,安徽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人员、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任务。安徽师范大学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突出对基建工程、招生就业、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职称评审等重大事项的廉政风险排查。省国土资源厅结合“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重点围绕矿产资源、耕地保护、土地出让、征地补偿等8个关键环节加强风险点排查,梳理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外部和内部流程图。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突出规划审批、容积率调整、建筑资质审批等重点环节开展清权确权,共清理出行政职权(外权)251项,并对排查出来的关键环节风险点全部进行公开公示。
省财政厅坚持以预算分配权、资金资源调配权等单位及党员领导干部为风险排查重点,在突出抓好省厅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的同时,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向全省财政系统整体推进。省交通运输厅为确保廉政风险点“找得准”,主动引入专家评审机制,专门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评审专家组,负责对厅机关和全省交通系统风险排查工作的审查把关。为严防廉政风险防控搞形式走过场,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开展督促检查,对廉政风险防控没有完全到位的及时督促整改。(李诚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