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新县扎实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
江西省永新县扎实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
为进一步巩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成果,建立健全独具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江西省永新县通过“宣、排、评、警、防、考” 六字诀,扎实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动员“宣”传。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每一位党员干部参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浓厚氛围。
二是风险“排”查。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评五种方法找全找准岗位风险点。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按岗位、股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排查岗位风险。重点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四个环节查找风险点,截止10月30日,该县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排查出单位风险853个、股室风险4240个、个人风险67094个。
三是等级“评”估。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评估岗位风险点等级。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
四是启动预“警”。按照分级预警处置的办法,对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已经出现了错误苗头、错误倾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对预警防控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走过场,导致风险问题突出的,要进行通报或实行问责。努力形成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
五是监督预“防”。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和社会资源管理中的人事管理、项目运作、行政审批、资金运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六是科学“考”核。为减少不廉的隐患,减少人为因素,该县大力推进依法办事,全面强化科学管理。以确保完成本单位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效能监察工作融入到本单位规范化管理之中,着重抓好审批效能、办事效能、服务效能和执法效能的考核,做到以岗定人、以岗定责,实行绩效挂钩,科学考评。 (据江西省永新县纪委信息)
二是风险“排”查。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组织评五种方法找全找准岗位风险点。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按岗位、股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排查岗位风险。重点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四个环节查找风险点,截止10月30日,该县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排查出单位风险853个、股室风险4240个、个人风险67094个。
三是等级“评”估。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评估岗位风险点等级。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
四是启动预“警”。按照分级预警处置的办法,对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已经出现了错误苗头、错误倾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对预警防控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走过场,导致风险问题突出的,要进行通报或实行问责。努力形成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
五是监督预“防”。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和社会资源管理中的人事管理、项目运作、行政审批、资金运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六是科学“考”核。为减少不廉的隐患,减少人为因素,该县大力推进依法办事,全面强化科学管理。以确保完成本单位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效能监察工作融入到本单位规范化管理之中,着重抓好审批效能、办事效能、服务效能和执法效能的考核,做到以岗定人、以岗定责,实行绩效挂钩,科学考评。 (据江西省永新县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