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关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执行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执行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跃生
  所谓执行力,简言之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核心内容是把思想、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一种能力,即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具体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决策部署,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结合海门市纪检监察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解决好政治是非问题,充分认识强化执行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纪检监察机关是对党员、干部和党政组织遵守法纪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执行纪律的职能机关,是党员队伍和行政机关的“保健护士”和“卫士”。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区别于其他党政机关的本质所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在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第一线,决定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政令畅通,做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纪检监察机关才能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一)强化执行力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的必然要求。曾风靡全球的美国商业奇书《执行》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战略之所以失败在于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更多的管理执行论者也进一步在实践中断言“三分战略,七分在执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先进管理理念被成功运用于政府管理的实践表明,将强化执行力建设引入政府管理是政府管理企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执行力无疑已成为企业和政府打造内部核心竞争力、走向成功管理的共同秘诀。纪检监察机关也必然要顺应这一形势,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的执行纪律,弥补以往执行环节中的缺失和不足,将执行力发挥到最佳效应,将是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顺利推进的强大内驱所在。
  (二)强化执行力建设是提高领导水平,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重要的是整个单位能否形成合力,而合力的形成关键在领导。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县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基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被动应付,形不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力;在制度建设上,思维不超前,跟不上信息化、科技化的步伐,不能适应腐败分子日益隐蔽、腐败手段不断更新的变化;在目标考核上,机制不灵活、指标不科学、考核过程走形式、责任追究不到位;在民意舆论上,群众对当前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期望很高,心里预期越来越强烈,有的甚至借用互联网这一平台,不断发表自己的新要求、新期待,甚至对有关案件进行炒作。凡此种种,都给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善于把握大局,精心谋划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始终从大局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尽力而为,开拓进取,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
  (三)强化执行力建设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提速增效的有效措施。四平八稳、按部就班,这不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有的姿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也不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有的追求。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狠抓执行力建设,把工作热情与贯彻党委决策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善于谋划与真抓实干结合起来,自觉地在纵向比较中加压力,围绕目标、抢抓进度;在横向比较中找差距,围绕先进、提速追赶;在动态比较中查不足,围绕难点、力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以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找出攻坚克难的办法和路子,把各项工作目标付诸于实践,把海门反腐倡廉建设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四)强化执行力建设是提振全员精神,迎接全新挑战的迫切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增强责任心,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里,有这样一大批同志,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胸怀大局,忘我奉献,想事干事,吃苦耐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队伍中也有极少数一些人,不思进取,精神萎靡,得过且过。我们强化执行力建设,就是要引导每一个同志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和任务,同实现工作目标、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始终保持朝气蓬勃、高昂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只有这样,纪检监察机关才能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殚心竭力、精益求精地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二、坚持从“走在前列”的的高度出发,解决好执行不力问题,着力培养各级领导和广大纪检干部的执行意识。
目标决定着组织运转的方向,执行力则决定着运转的速度、效率和效益。在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由外延式感性探索向内涵式有序推进的重要过渡期,良好的执行力不仅是各项任务目标成功“落地”的关键,也是确保整个团队高效运作,占据竞争高地的制胜要诀。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务必站在“执行力即为竞争力、战斗力”的高度,重点强化四种执行意识,打造具有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特色的执行文化品牌。
  一要树立开拓进取的执行意识。成功源于积极的思维和进取的精神。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立足实际,善于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改革的精神去探索,在继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成效和实绩;要激发更足的工作干劲,进一步坚定目标任务不动摇,充分激发全体纪检干部的潜能,保持一股建功立业的激情、勇争一流的闯劲、昂扬奋发的斗志、拼搏进取的干劲,排除一切干扰,消除一切杂音,清除一切障碍,把围绕目标冲刺的号角吹得更响,把勇争一流的发展劲头鼓得更足,真正做到攻坚克难一刻不松、跨越发展一着不让,确保海门纪检监察工作始终处于南通乃至全省领先位置;要采取更快的工作节奏,自觉从小胜即喜、小进即满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从人情应酬、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中来,集中到深入研究和思考重大问题上来,少一些休闲娱乐,切实做到“快”字当头,分秒必争,抢占先机,做到彻底清除“中梗阻”、“下板结”、“空转”等机关弊病,形成“说了定、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的良好氛围,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要树立认真细致的执行意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县级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我们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治起,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一个个问题解决,把一件件小事落实,做到环环紧扣、节节相连,只有这样,工作实效才能逐步地体现,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才能顺利实现。为此,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更注重细节,坚决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不吝从小事做起,在对细节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来执行细节,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防止工作水平的大起大落。要重视执行的细节,在目标任务既定的前提下,每个单位、每个纪检干部都要始终奉行“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准则,以绝对地忠诚、敬业、服从,穷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要注重观念的转变,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都要自觉克服喜大恶小的错误观念,坚持从言行举止和自身形象这些小节注意作风养成,从接人待物、查办案件等具体工作强化纪律意识,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环节夯实基础,少一份心浮气躁,多一份脚踏实地,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干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突破每一关,确保出实效、出实绩。
  三要树立团结协作的执行意识。优良的团队精神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大局,倍加珍惜机遇,倍加珍视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创新智慧,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万众一心抓攻坚、心齐气顺谋事业。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带头讲政治、重团结、守纪律,要以诚为重、以和为贵,既讲原则和纪律、又讲理解和配合,决策之前需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决策之后就必须政令畅通、行动一致,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坚决不做。要自觉以全局意识统筹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要勤沟通、多协调,该由谁牵头,谁就要当仁不让;该由谁配合,谁就要全力以赴,坚决克服部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地方利益至上的“分散主义”,使条与块的关系更加和谐,上与下的关系更加顺畅,在共谋大局中凝聚力量,在凝聚力量中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事业健康发展。
  四要树立高度负责的执行意识。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这是哲学的结论,也是实践的昭示。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执法、监督检查机关,也是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能机关,身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岗位重要,责任重大,社会关注,要求严格。只有对纪检监察事业高度负责,才能无私奉献,无愧纪检干部称号;只有对社会和家庭高度负责,才能严格自律,找到人生坐标;只有对自己和他人高度负责,才能不懈进取,赢得尊重;只有对工作岗位和每件具体工作高度负责,才能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业务,从而提升工作能力,走向成功的彼岸。因此,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名领导、每个纪检干部,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立足岗位,认真负责,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把每一个问题想细,把工作根基做扎实、做厚实。
  三、坚持从争创一流的高度出发,解决好最佳效果问题,以严格的问责制度营造知行合一的执行氛围。
  严格的问责制度是提升执行能力、优化执行效果的保障。在强化执行力建设的进程中,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刮起一场“问责风暴”,从而真正做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杜绝工作抓而不紧,落而不实、热闹一阵、半途而废,确保我们的每个领导、每名纪检干部集中精力抓执行、持之以恒抓攻坚,营造件件事情有人“买单”的浓厚氛围。工作中,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
  一要明晰职责任务,抓住机遇亲历亲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贺国强同志也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此,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大有可为的思想,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和广大纪检干部自觉养成“不抓工作必被惩,抓不出成效必被罚”的观念,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把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谁负责的工作,就向谁要结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纪检干部真正融入到求真务实抓落实上来,使文件、方案中提出的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从而把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体制更顺畅、指挥更灵活、机制更创新、保障更有力、合作更有效、作为更积极、群众更满意的新型战斗集体。
  二要立足岗位实际,迎难而上有所作为。因地制宜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应对新挑战,明确新任务,寻求新对策,对推进全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纪检干部必须立足于岗位实际,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误区,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在工作重点上,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侵犯、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在抓源治本上,进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制约监督管理工作;在反腐工作上,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严重违纪案件决不姑息、一查到底。要用以硬碰硬、实对实的坚强意志,用一心一意抓落实、迎难而上抓执行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抓好本职岗位的推进工作,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果,在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三要实行跟踪问效,勇于创新奋发有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不能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必须发挥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一段一检查,一段一验收,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自觉引入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大胆开展纪检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破除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兴利除弊,增强活力,增强纪检监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从而发挥新的优势、解决新的困难、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实现各项纪检监察工作目标。 (作者系中共海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