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湖南推进具有湖湘特色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湖南推进具有湖湘特色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记者  邹太平

  9月4日,湖南省岳阳市“君山野生荷花世界廉洁文化园”举行开园仪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宣布开园,并授予廉洁文化园“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牌匾。这是湖南省挖掘廉政文化内涵,着力推进具有湖湘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探索”成为湖南人的新使命。立足新起点,湖南以全国预防腐败工作试点省为契机,先行先试,推进具有湖湘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突出重点,反腐倡廉教育求实效  
  湖南省委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周强多次强调指出:“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教育好“一把手”是湖南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该省制定出台《反腐倡廉教育培训2009—2013年工作规划》,突出重点,有条不紊推进“一把手”廉政培训工作。2009年,重点对全省市(州)委书记、市(州)长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和时任省长周强亲自为学员上廉政党课;2010年,举办了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廉政培训班;2011年,集中培训全省县(市、区)长、省属高等院校校长和省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2012年,又对省直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负责人进行廉政培训。  
  湖南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将廉洁融入各项事业,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风尚。省纪委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的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近年来,该省共创建省级社区廉政文化示范点68个,市级社区廉政文化示范点446个;组织创作以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作品100多部,包括反腐倡廉电视剧《风雨乾坤》,电影故事片《郑培民》,长篇反腐倡廉小说《风雨人生》等。  
      推进改革创新,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湖南在突破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着力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围绕制约监督行政权力,湖南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08年,制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2009年,制定《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目前,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已全部完成;2011年,出台《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将政府服务的责任刚性化、内容法定化、机制制度化。  
  以整治“进人、选人、用人”腐败为重点,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2007年,该省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4个具体办法;2009年,制定《关于规范和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意见(试行)》;2012年,出台《关于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等工作的“八严禁”纪律规定》。  
  此外,2009年以来,湖南先后出台《新增投资项目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规定》、《防止和遏制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规定》等,积极遏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行为。  
  尤为重要的是,2011年,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为未来10年的法治湖南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标志着湖南从打造法治政府到建设法治湖南的跨越。  
      加强党政正职监督,力促权力阳光运行  
  如何有效监督党政正职一直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难点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湖南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09年4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办法》。2010年4月,制定下发《加强对市(州)和省直厅局级单位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办法》。这两个制度性文件,有效规范了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  
  ——从制度上合理分解限制党政正职权力。全面推行“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明确规定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审批、工程建设项目,普遍推行了党政正职末位表态制和票决制。  
  ——在容易引发重大利益冲突的事项上加强制度约束。针对党政正职滥用权力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项目审批、减免税费、融资贷款、提供补贴等方面的现实情况,设置若干用权行为“高压线”,有效避免廉政风险。  
  ——提高专门监督机关在监督工作中的权威性,真正发挥述廉制度应有的监督功效。推行党政正职向纪委全会公开述廉制度,这种监督形式了解掌握情况透、参加主体广、社会影响大、监督效果较好,搭建起一个有效的综合性监督平台。
  ——整合监督资源,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该省于2008年建立了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宣传、检察、审计等19个单位组成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强大监督合力。
      推行纠风工作项目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每年湖南都要确定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实施项目治理。近几年来,全省共确定13类重点纠风问题,明确整改项目336个。  
  该省针对教育乱收费,建立教育收费问题定期督查机制。2011年,将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中小学食堂伙食费管理使用问题,确定为重点纠风项目,并在全省中小学校进行了专项检查,抽查中小学校539所,涉及113万学生。  
  在狠刹医药行业歪风方面,该省深入开展医药行业不正之风大整顿和医疗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医药招标采购平台,实行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现了中标药品价格下降30%的目标,一年可为群众减轻药品负担25亿元。  
      加大惩腐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  
  湖南纪检监察系统严格落实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各项要求,进一步改进办案工作考核办法,实行“一案两报告”制度和案件通报制度,不断探索办案监督方式,健全查办案件协调机制,成立案件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制度体系。  
  利剑高悬惩贪腐,不辱使命正风气。近年来,湖南省纪委、监察厅立案查处厅级干部案件71件,查处了郴州系列腐败案,省监狱管理局原局长刘万清、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杨建农等政法系统腐败案,交通厅原党组书记陈明宪、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冯伟林等交通系统腐败案,以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为重点查处省农业厅原厅长程海波案等,坚决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尊严。  
  与此同时,湖南对相继查处的张德元、林国悌、吴振汉、李大伦、曾锦春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及时进行剖析,制作警示教育片18部,不断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力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