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基层执法人员“亚腐败”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基层执法人员“亚腐败”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 王继东

  
  “亚腐败”是腐败的一种轻微状态,处于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主观上意在逃避纪律和法律的制裁,客观上表现形式繁多、危害很大。基层执法人员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在他们身上“亚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为群众深恶痛绝且危害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干群关系,亟待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予以纠正和惩治。
  
  一、基层执法人员亚腐败的主要表现
  
  (一)工作作风漂浮,标准不高。主要表现为工作低标准,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不扎实,不深入基层;不按规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尽量减少工作量,减少工作麻烦;还有的因疏忽大意导致工作失职。

  (二)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态度生硬。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自恃优势的行政执法权力,对待执法对象方式粗暴,态度生硬,语言“雷人”,缺乏必要的执法条例解释和一些耐心的思想工作。典型表现有城管执法人员使用强制手段肆意没收小商小贩财物;公安派出所干警随意对治安处罚对象谩骂殴打、侮辱人格;政务窗口办事人员对办事群众不冷不热,高高在上,使群众来回几趟仍无法办妥事项。

  (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索拿卡要。主要表现为基层执法人员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向执法对象索、拿、卡、要。有的以工作检查为名,经常骗吃骗喝;有的为难执法对象,暗示其送红包、礼金、烟酒等;有的打着评比验收的旗号违规收取各类费用;特别是在执法过程中接受执法对象吃喝请玩和收受烟酒、土特产等礼品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执法标准宽严不一,滥用职权。“现官不如现管”,基层执法人员具有行政权力的直接行使权,在执法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裁量权,可以视亲疏远近和心情随意改变行政处置的尺度和标准,办“人情案、关系案”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产生亚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领导认识有偏差。少数领导对基层执法人员违纪违法问题认识模糊,往往只顾压任务,定经济指标,忽视讲廉洁、提要求。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认为执法人员“小吃小喝”、收受烟酒不算大错,现实条件下出现这种情况情有可原、在所难免,没有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管理起来也很难到位,因而对基层执法人员放松要求,导致监督管理的失察、失管。

  (二)思想教育跟不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宗旨观念淡薄,思想逐步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歪曲的思想观念左右。由于很多执法人员放松了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执法价值观扭曲,并自认为贪占“小便宜”行为诡秘,手段高明,无影无踪,不会出问题。还有一些仿效心理作祟,看到身边的个别执法人员常搞“亚腐败”安然无事,便揣摩仿效,甚至暗中较劲,试比高低。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近年来,基层针对执法人员的一些“亚腐败”行为,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并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检查。但很多制度不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制度对于“亚腐败”的监控仅仅停留在“不准”上,对其惩戒不够得力。发现一些“亚腐败”现象之后,碍于各类人情往来,绝大部分以批评教育为主,涉及不到党纪政纪处分,更对执法者的“官帽”构不成威胁。没有惩罚措施的威慑,预防就失去了支撑,制度的执行情况可想而知。

  (四)案件查处不得力。基层执法人员“亚腐败”比较难于发现、难于取证,为“亚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藏身之所。对于掌握自由裁量权的发生“亚腐败”行为人员,有些检查对象获得了即得利益,不愿意举报;有些检查对象害怕打击报复,不敢举报,导致很多“亚腐败”人员长期逍遥法外。
  
  三、治理亚腐败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很多干部之所以腐败,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因此,必须以此为鉴,强化宣传教育,从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亚腐败”的坚固堤坝。要加大对基层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和针对性,把思想教育工作有机融入到执法工作之中,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使基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形成自觉抵制“亚腐败”的思想防线。如益阳市赫山区打造“清风润银城”廉政文化品牌活动,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思想教育氛围,使基层执法人员廉政意识“入脑入心”。

  (二)完善制度,建立防范机制。“亚腐败”重在源头上预防,重在通过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有的部门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有的已时过境迁,不便操作,有的还有漏洞或薄弱环节。应针对“亚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有效管用的预防控制机制。要推进制度创新,借鉴科技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制度建设当中,使制度与科技有机结合,增加制度的科技含量。

  (三)强化监督,查找风险隐患。加强监督制约,构建不易搞“亚腐败”的约束机制。围绕各类“亚腐败”风险发生范围及具体风险点,通过排查和汇总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和规律、特点,再针对其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测并及时发出预警。如益阳市赫山区国家税务局组织人员查找了 659 个“亚腐败”风险点,明确了 713 条防范措施,基层税管员的“亚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桃江启动环境建设、效能作风民意测评,对全县有行政审批及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涉及行政审批及行政执法职能的风险岗位负责人和涉及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村支书和村主任,通过问卷、电话、走访等形式进行民意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四)查办典型,严格责任追究。加大“亚腐败”案件的查办力度,通过查办典型案件,发挥震慑作用,加强对干部的警示教育。2008 年以来,益阳市针对基层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中梗阻”以及“庸、懒、散、玩”等为主要内容的“亚腐败”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查处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方面的案件 135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08 人,在全市上下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全市 5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件为反面题材,大力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纪委)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