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交叉地带”的廉政风险防控
加强对“交叉地带”的廉政风险防控
□ 陈清浦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把完善法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与其他领域“交叉地带”的廉政风险防控,不断提高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的地带也随之增多,工程建设领域也势必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应把完善法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交叉地带”的廉政风险防控,不断提高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首先,应加强对“交叉地带”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以BT模式为例,应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对BT项目建设方施工资质的审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政府或相关部门与单位要摆脱传统建设方式思维模式的影响,认可或者承认BT公司的投资地位、管理地位和建设地位,强化服务意识和监管意识。BT项目公司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总体筹划能力,要从投资者和建设者等多重角度加强管理,摆脱既有施工方思维的影响,强化风险控制。
同时,着力推动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项目招投标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奖惩办法,对发生廉政风险的企业在投标时降低其信用评级;制定BT等新模式的合同格式文本,规范招标、融资、建设、移交、回购流程,明确市场主体责任。
其次,应加强针对这些“交叉地带”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在企业内部,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有效的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要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设置廉政风险防范点,特别是要对项目投标、工程发包、投融资、工程监理、项目协调等重点部位加强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
进一步规范市场营销、工程分包、财务管理、投资融资等业务的工作程序和职责权限,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权力制衡机制。对于商务谈判等业务环节,加强对有处置权的领导岗位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通过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防止一人做主、暗箱操作。
完善合同评审会签制度,充分全面地了解市场信息,相关部门分别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后会签,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出现合同风险。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通过各部门、各系统、各业务流程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因权力集中、权力失控而可能出现的风险。
再次,改善监督管理方式,创新廉政教育方法。要加强对边缘交叉环节的监管,突出监管重点,用发展的眼光查找新的廉政风险点,创新监督方法,提高监督的科学化水平,注重监督执法效能。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考核,完善大型国企的巡视制度,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如咨询服务合同等)进行专项检查和专项监督。
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项目经理等重要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增强其自我约束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重视职工能力的差异化,建立多种形式的个人价值实现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在入情、入理、入脑上下工夫,切实增强廉洁从业的意识。建立对中介机构实施专门监管的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引入社会监督,使其更加透明和公开,杜绝非法利益输送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纪委、监察局) 来源: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