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坚持三个围绕做好纠风工作
射阳县坚持三个围绕做好纠风工作
2011年,射阳县纠风工作按照全年纠风工作要点,坚持三个围绕,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政风行风建设和各项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一是强化惠民政策监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今年,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办会同县农委、财政局、民政局、农工办等部门,先后对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农机补贴、三峡移民资金以及控减农民负担等工作进行了专项监察活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切实做好粮食直补工作的通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责令整改,确保10633万元粮食直补资金、2374万元农机补贴资金和162万元三峡移民房屋改造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今年春学期组织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97所中小学校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秋学期结合全县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对全县75所中小学的教育收费、办学行为和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督查。今年,全县共取缔有偿家教28起,实施诫勉谈话、责令作出检查40多人次,责令县实验初中清退跨学期收取学费393.6万元。三是强化阳光操作,保证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惠民政策落实。深入推进惠民医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严格执行二级以上医院省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逐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和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让利患者,极大地惠及人民群众。今年来,全县各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70.87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2.99%,次均住院费用3955.83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80%。全年通过省网采购药品1.2亿多元,国家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年共让利患者5060万元。
围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努力打造良好的政务事务环境。继续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完善配套制度,探索建立了“深化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的五项机制”,即:一是建立严密的组织机制,二是建立严谨的责任机制,三是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四是建立严肃的考核机制,五是建立严明的督查机制。这五项机制地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全县42个行政部门4988项权力全部在网上进行了公示,全年网上运行办件3.5万件,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电子监察人员累计发出督办件400多件,全年共组织召开三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推进会,对全县42个行政权力网上运行部门进行了多次现场督查,印发督查通报7期。
围绕政风行风建设,全力推进政风行风不断好转。着力构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四位一体”联动新模式,全面深化“政风热线”工作。一是明确职责,部门齐动。建立政风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明确联席会议以及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工作程序。今年,该县广播电台“政风热线”节目共播出48期,接受群众咨询投诉321件,按期办结率97%。二是完善制度,有序推动。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深化政风行风热线工作机制的意见》,下发了《关于构建政风热线“四位一体”联动模式的实施意见》,将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积极组织实施。今年射阳报“政风热线”专刊发行11期,电视台“政风热线”栏目制播18期,27个部门单位分别走进报刊、电视政风热线栏目,县政府网站同步录制转报。三是丰富形式,选题联动。要求各上线部门单位高起点定位,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部门职能进行了全方位地报道,着力提高热线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群众对政风热线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创建“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示范点活动,努力提升部门单位服务质量。今年该县纠风办认真组织开展对县公安局等11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活动,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示范点活动。在评议过程中,县纠风办组织督促检查、实例调查及明查暗访共35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222条,被评部门共建立和完善各类制度57个,为群众办实事139件。在创建工作中,对符合申报条件的24个单位,按照创建标准逐一进行检查验收,现场评定得分,报请县政府确定10个县级“人民满意基层服务单位”示范点,上报7个单位参加了市级示范点的验收评比,全县政风行风建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张程 吴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