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沿河镇 “五个一”架起干群连心桥
建湖县沿河镇 “五个一”架起干群连心桥
近年来,建湖县沿河镇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把敞开群众诉求渠道、为民解难事办实事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从基层实际出发,摸准新时期农民群众心理动态,采用村村设立一个信访接待室、户户发放一张便民联系卡、家家印发一套信访法规宣传材料,组组布置一个信访宣传栏,村村都有一个“人民建议征集箱”的办法,架起了一座贴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广纳民意,为民便民、造福于民的桥梁,有效地解决了群众诉求难、信访难的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该镇落实各村(居)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接待室里不仅有桌椅、书报、茶水、电视、电话,还有一幅“请进,这里就是你的家!累了,请你歇歇脚;渴了请你喝杯茶;气了,请你消消气,我来帮你解难题”的标语,使来访者感到“家”的温馨。每个接待室由各村(居)干部轮流值班,明确接待必须做到耐心、细心,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前不久,长新村孙墩、苏东两个村民小组自来水突然断水,群众当即给村信访接待室打电话,要求尽快解决群众吃水问题。当日负责接待工作的村书记夏春年接到电话,立即与分水厂郑沟水厂联系,郑沟水厂说:“这两个边远组断水问题无法查找原因。”夏春年一面派员先用车给这两个组运送水,一面与镇自来水总厂联系,请总厂协助查找断水原因。经总厂和分厂的同志共同努力,最终查出了断水原因,是因这里的自来水管道长期失修造成管道堵塞。经过近1天的抢修,这两个村民小组的近百农户恢复了供水。群众反映,自从村里建起了信访接待室,有困难矛盾和纠纷都能很快得到解决。“现在的干部真的是能办事、肯办事、快办事,再不像过去上了门找不到人了。”不少群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该镇各家各户都有一张“便民联系卡”,上面印有村(居)书记、主任、信访联络员的姓名、联系电话、接访时间、地点,从而保证了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方便,随时随地摸到门找到人。
为保障农民群众依法信访,该镇专门向全镇各农户印发一套信访宣传材料,并在各村民小组布置了一个信访宣传栏,不定期地向农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为广纳民意,敞开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向村、镇及时反映自己的诉求和建议,该镇在各村(居)设立了一个甚至几个“人民建议征集箱”,镇里统一规定“人民建议征集箱”由村里负责每天开一次箱,对群众合理诉求和建议要及时反馈,涉及村(居)的事,要及时作出答复。涉及面广,村里无法解决的事,由镇里会办答复。对一些矛盾纠纷信访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包案处理,一包到底,直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上坚持抓难点,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向阳村高树、沈庄、孙舍等5个村民小组群众出行、农田机械作业多年来一直是狭小的砖路,加上年久失修,路高低不平,群众向村里提出浇筑水泥路的要求。该村是个经济薄弱村,一时拿不出筑路资金,为保证群众诉求得到解决,新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许建根据村情实际,向群众作出了先放宽路基,分3年实施逐年完善浇筑水泥路的答复。今年2月下旬,许建带领党员干部现场丈量了这条近3公里长的路,把路基放宽到4米。3月初,村里组织挖掘机,开挖做平了这条路的路基,并进行了路面压实,保证今年“三夏”大忙农机作业畅通。村里的答复和做法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都说:“村里能这样做就尽力了,分期浇筑水泥路的计划可行,我们再不能为难村里了。”(建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