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
亭湖区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
3月16日下午,江苏紫光吉地达集团隆重举行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德民和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共同为江苏紫光吉地达集团纪委成立揭牌。
2010年以来,亭湖区把开展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拓展反腐倡廉建设新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建立非公企业纪委,引导非公企业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实现非公企业廉洁发展和快速发展“双赢”的目标。
纪律监督 堵住“风险源”
截止2010年底,亭湖区注册的非公经济组织898家,其中376家成立了党组织,5家成立党委,6家成立党总支,189家成立党支部,176家成立联合支部,所属党员总数已达到3458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18%。面对非公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多以及非公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的现状,如何使党的纪律监督工作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成为新时期深化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去年7月份,由区纪委监察局领导牵头,组成调研小组,对全区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纪律监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提出了非公企业纪律监督“1+N”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即抓好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个共建平台、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推进全区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目前,亭湖区先后在建立党委的伯乐达集团、飞驰公司、威特集团、三菱公司、中厦集团、路桥公司、紫光集团等7家非公企业成立了纪委。企业成立纪委后,能充分发挥“防火墙”作用,将党的纪律监督工作融入到企业决策制订、内控管理、招标采购、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促进企业依法、诚信、廉洁经营。
示范引领 形成“廉”氛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建立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新机制,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覆盖面,亭湖区以完善组织网络为突破口,做到条件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全面打开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新局面。
3月初,亭湖区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办法》,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按照“党的组织建设设置到哪里,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延伸到哪里”目标要求,对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党委,建立纪委,对已成立党总支或支部的非公企业,配备纪律检查委员,在全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非公企业反腐倡廉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以实现全区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全覆盖。
江苏伯乐达集团系国家中型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明星企业、省文明单位、盐城市五星级企业和市50强重点工业规模企业之一,有较好的党建工作基础。集团成立纪委后,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计件人员、采购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重点宣传,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针对企业实际,还制定出台了《大宗物资采购办法》、《招投标实施办法》、业务费、招待费使用情况定期向职代会汇报制度、厂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措施,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环节加强监督。集团在建设光电大楼时,油漆项目未按程序实施招投标,纪委发现后立即要求停工,并组织重新招投标,仅此一项就节省费用8万余元。
伯乐达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纪律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让其他非公企业很受鼓舞,纷纷要求成立纪律监督组织。目前,亭湖区已在建立党总支和党支部的132家非公企业明确了专、兼职纪检员。非公企业引入“廉当家”,企业在发展中营造了廉洁高效的环境。
廉洁文化 助推企业发展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政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一个企业廉政建设是否到位,也是衡量这个企业发展步伐是否稳健的重要标志。江苏紫光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去年以来,亭湖区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载体,以“倡廉洁、树清风、促发展”为主题,将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同时,认真抓好“三个结合”,即企业文化建设与廉洁文化相结合、廉洁文化与促进生产经营相结合、廉洁文化与创塑企业精神相结合,将企业廉洁文化变实、抓实、办实。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资源平台,通过橱窗、板报、画廊、局域网等宣传党的廉政方针政策和有关反腐倡廉的名言警句;利用“五四”、“七一”和“十一”等重要节日在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党旗争光辉”,“祖国在我心中”专题演讲活动;在企业自办的刊物上增设“廉政之窗”栏目,讴歌先进典型,抨击腐败现象。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意识。(张媛媛)
2010年以来,亭湖区把开展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拓展反腐倡廉建设新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建立非公企业纪委,引导非公企业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实现非公企业廉洁发展和快速发展“双赢”的目标。
纪律监督 堵住“风险源”
截止2010年底,亭湖区注册的非公经济组织898家,其中376家成立了党组织,5家成立党委,6家成立党总支,189家成立党支部,176家成立联合支部,所属党员总数已达到3458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18%。面对非公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多以及非公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的现状,如何使党的纪律监督工作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成为新时期深化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去年7月份,由区纪委监察局领导牵头,组成调研小组,对全区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纪律监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提出了非公企业纪律监督“1+N”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即抓好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个共建平台、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推进全区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目前,亭湖区先后在建立党委的伯乐达集团、飞驰公司、威特集团、三菱公司、中厦集团、路桥公司、紫光集团等7家非公企业成立了纪委。企业成立纪委后,能充分发挥“防火墙”作用,将党的纪律监督工作融入到企业决策制订、内控管理、招标采购、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促进企业依法、诚信、廉洁经营。
示范引领 形成“廉”氛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建立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新机制,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覆盖面,亭湖区以完善组织网络为突破口,做到条件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全面打开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新局面。
3月初,亭湖区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办法》,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按照“党的组织建设设置到哪里,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延伸到哪里”目标要求,对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党委,建立纪委,对已成立党总支或支部的非公企业,配备纪律检查委员,在全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非公企业反腐倡廉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以实现全区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全覆盖。
江苏伯乐达集团系国家中型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明星企业、省文明单位、盐城市五星级企业和市50强重点工业规模企业之一,有较好的党建工作基础。集团成立纪委后,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计件人员、采购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重点宣传,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针对企业实际,还制定出台了《大宗物资采购办法》、《招投标实施办法》、业务费、招待费使用情况定期向职代会汇报制度、厂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措施,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环节加强监督。集团在建设光电大楼时,油漆项目未按程序实施招投标,纪委发现后立即要求停工,并组织重新招投标,仅此一项就节省费用8万余元。
伯乐达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纪律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让其他非公企业很受鼓舞,纷纷要求成立纪律监督组织。目前,亭湖区已在建立党总支和党支部的132家非公企业明确了专、兼职纪检员。非公企业引入“廉当家”,企业在发展中营造了廉洁高效的环境。
廉洁文化 助推企业发展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政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一个企业廉政建设是否到位,也是衡量这个企业发展步伐是否稳健的重要标志。江苏紫光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去年以来,亭湖区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载体,以“倡廉洁、树清风、促发展”为主题,将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同时,认真抓好“三个结合”,即企业文化建设与廉洁文化相结合、廉洁文化与促进生产经营相结合、廉洁文化与创塑企业精神相结合,将企业廉洁文化变实、抓实、办实。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资源平台,通过橱窗、板报、画廊、局域网等宣传党的廉政方针政策和有关反腐倡廉的名言警句;利用“五四”、“七一”和“十一”等重要节日在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党旗争光辉”,“祖国在我心中”专题演讲活动;在企业自办的刊物上增设“廉政之窗”栏目,讴歌先进典型,抨击腐败现象。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意识。(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