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市直

盐城审计连续8年交流案例取得“一花多果”功效


盐城审计连续8年交流案例取得“一花多果”功效

    2月13日,盐城市审计系统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案例交流活动,共交流了市局和部分(市、区)局2011年实施的7个审计案例。这是该系统连续8年开展案例交流活动,前后累计交流审计案例266个,为促进业务建议,培育审计核心价值观,扩大审计成果,争创优秀项目,发挥出综合的作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果。
    发挥了“打擂比武”的平台作用。每到年底,盐城审计系统各单位和部门都要将一年来实施过的成果最大、情节最曲折、方法经验最有借鉴价值、精神风貌表现最佳的审计项目,遴选出来,并且精心加工润色,拿到市局组织的案例交流活动中,去展示、交流和点评。同时,进行全系统的视频直播,接受全体业务人员的检阅和鉴赏,使这一活动成为业务培训中最受欢迎、最受期待、保留至今、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也渐成各单位、部门展示成果和风采,相互竞技审计质量和水平,以及审计人实现审计人生价值的载体和平台。一些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问题的强手、计算机审计的高手,通过这一平台展示风采,公平竞赛,得到成就感和归属感的心理满足,从而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审计人专注业务,乐于研究,做优项目,多出成果,出大的成果。
    发挥了“以案说法”的引导作用。盐城审计系统把案例交流作为一项提供技术方法和典型经验,促进审计人员相互学习、触类旁通,指导审计工作的方法来对待,要求所交流的案例:选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结构要素齐全,注重技术方法和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忠于事实,侧重写实;生动精彩,具有一定的可读性;遵守保密规定,做好涉密处理。建湖县审计局通过对获得国家、省优秀项目的总结提炼,揭示和介绍了审计项目取得成功的三点简约而不简单、上口好记的核心必备经验:发文、处理人、基础工作过得硬,为其他单位争创优秀项目提供了攻略。去年,盐城市审计局在某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查出了私存私放公款等严重的经济问题,先后有14人受到了党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上报的综合调研报告也被政府《盐城情况》全文刊登。该项目获得了全省惟一一个受到审计署表彰的地方项目。
    发挥了“以案释法”的培训作用。结合项目案例,研究和廓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法规和准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促进更好地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是盐城市审计局开展案例交流活动的又一重头戏。在盐城审计系统历年开展的案例交流中,审计人员注重联系具体的案例,研究如这种违法违规问题定性属贪污还是挪用、适用哪一条法律法规条款进行处理处罚、审计项目如何把握细节取得突破、审计执法要不要怎样走简易程序、审计承诺书是保留还是废止、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何帮助当事人选择救济渠道,等等问题,既紧贴实战需要,释疑解惑,又提出具体的解答方法和解决之道,从而避免了业务培训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化、枯燥乏味现象,使审计人员爱听,听得进,有长进,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能够自主地面对和处理一些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发挥了“提神醒脑”的保健作用。在盐城审计人眼里,审计项目要取得突破,查出大成果,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等账外功夫很重要,为此,他们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介绍的审计案例,要夹叙审计人嫉恶如仇、不屈不挠、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动真碰硬、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等职业精神和工作作风,以启发觉悟,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提升“精气神”,绷紧廉政弦,感染、培育、涵养和铸造盐城审计的铁军精神。大丰审计局去年在某镇审计中发现某单位集资款报销存有冒名之嫌。审计人员在另一单位的审计中,正巧发现了与签字人同名者。审计人员连续三天蹲守其家门口,经耐心细致的劝说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查,当事人说出了事实的真相,审计人员最终查出了该中心多人挪用267万元的违法犯罪问题。于是,善做有心人、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审计人。同样,盐城市审计局课题组组长蔡书亚,去年在审计中拒收万元购物卡,秉公执法的浩然举动,也让廉洁是审计质量的“生命线”,无欲则刚的理念,深入人心,熏陶气节。(李守葆 沈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