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忠诚高于一切 法纪不容亵渎

忠诚高于一切 法纪不容亵渎
——《深圳特区报》记者独家专访市纪委办案干部

    深圳,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在这里工作、生活的1000多万深圳人中,有一支充满神秘色彩的队伍。他们曾协助中央纪委、省纪委查办过多起震动全国的大案要案,不少腐败分子在他们手中一一落马。他们用忠诚、智慧、奉献铸就全国纪检战线的金字招牌,他们捍卫法纪的决心、勇气、胆略令腐败分子心惊胆战。他们就是市纪委办案人员。
    由于纪检工作的特殊性,办案人员的工作情况很少为人所知。近日,在市纪委大力支持下,本报记者第一次获准对办案人员进行专访,了解他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上篇:甄别
    随着调查的展开,办案人员会根据情况进行甄别,案件会分化成三类情况:一是澄清诬告,保护干部;二是轻微违纪,进行教育挽救,给予相应处分;三是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犯罪,则依党纪严处,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置。
    厘清真相是办案的重要目的
    清晨,记者见到了采访对象——安鹏(化名)。他是市纪委案件检查室的一名骨干,刚过三十,但在市、区纪委的办案一线已锻炼多年。
    小伙子身高1米86,壮壮实实;略带自来卷的黑发梳向脑后,露出高高的额头;一副黑框眼镜后,是一双笑起来眯缝成两条线的眼睛。和气的他,打破了纪检干部在人们头脑中的严肃刻板印象。
    “纪委办案工作很少对外公开,在常人看来挺神秘。能不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你的工作?”记者开门见山。
    安鹏思考了一小会,“我认为,办案就是厘清真相的过程。”他告诉记者,纪委办案并不似人们通常理解的“抓贪官”那么简单。“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从不随意下结论。因为事实表明,一些举报材料不一定真实、全面,需要通过深入调查来甄别。”
    随着调查的展开,会分化出三种情况:一是澄清诬告,保护干部;二是轻微违纪,进行教育挽救,给予相应处分;三是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犯罪,则依党纪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信访是线索的来源,纪委重视每一封来信,只要有可查性,一定彻查。但我们发现,来信中也有出于个人恩怨或者利益冲突产生的诬告,需要通过调查来甄别。”
    安鹏说,几年前,一封群众来信反映一名中学校长通过考场改造工程牟利,由于信件反映的问题很具体,他和同事们展开了调查。通过缜密摸查,他们了解到该校确实进行了考场改造,购置了一批监考设备,但整个工程校方并没有参与,校长以权谋私的基础并不存在。“知识分子面子薄,诬告给这位校长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伤害。问题澄清后,他憋了一个月的气终于顺了,干工作也有底气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涉腐信息越来越多。这些线索你们怎么处理?”记者问。
   “这是时代进步带来的好现象。”安鹏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公职人员的形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程度更高、社会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要求更高、各界对监督的要求更高。“我们充分重视网络舆情反映的线索,并据此查办了一些案件,最典型的就是龙岗区南联社区周伟思受贿案。”
   “但我们也确实从网络舆情中发现了一些不实举报。如果在官员提拔、班子换届等时间节点,平日有意见的人上网去随便发一篇帖子,这对干部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同样有责任通过调查取证,还干部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大城市,除了国家政策、全国的支持外,最根本的,是有一支政治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队伍。深圳市的党员总数已达40多万人,每年因违纪受处分的仅为200多人,占万分之五。因此,纪委的工作,不仅是清除腐败,更要维护、保养健康的肌体。
    对轻微违纪干部要处理更要教育
    “你刚才提到的‘轻微违纪’,该怎么理解这一概念?”记者问。
    “这确实需要谨慎把握。当下,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很高,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虽不至大恶,但损害了群众利益,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例如违规受送小额礼金、违反制度乱发福利、不按要求实行集体决策等,都属于违纪。至于是否属‘轻微’,则要视具体案情而定。”说这话时,安鹏非常严肃,“医生治病的最好时机是病在腠理时,办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治病救人,如果在出现小问题时加以制止、给予惩罚,就能避免将来出大问题。”
   党员干部违规受送礼品礼金一直是饱受诟病的现象。假以人情往来之名收取“红包”,即使数额不大,也属于违纪。
安鹏谈到一个案例。曾有一名基层干部在父亲去世后办丧事,收了帛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纪委调查后,认定其中除了正常人情往来之外,也有下属单位送去的礼金。此外,根据党纪,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都要先向组织报告,但这位干部没有依照相关规定报备。
   “这位干部违规收受的礼金数额不到2000元,属于轻微违纪。纪委介入后,他很主动地配合调查,并深刻认识了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事后,他公开道歉并退还所有礼金,也受到了相应的党纪处分。”
    安鹏说,在干部头脑中的纪律之弦稍有松懈、违纪苗头刚刚萌发的时候及时给予教育,对他们未来走稳每一步有百益而无一害。“处分也是一种提醒:莫以恶小而为之,莫积小恶为大错。”
    到办案点的涉案人员,一些是被带去的,还有一些则是自己去的。“主动来,主动讲,主动退,是我们常讲的‘三主动’。”安鹏说,对主动前来说明问题的干部,会酌情从轻处理。“能主动来,说明其本质都不坏,对错误也反省得很清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挽救,就该给一个机会。从这个角度说,纪委干部并不是总板着一张‘黑脸’。”
    除去这两种情况,第三种则更为复杂。一旦纪委将案件性质定义为“严重违纪违规”,则要对涉案人员实施“两规”。与腐败分子的较量就开始了。
    中篇:较量
    没有办不下来的案,原因就在于“鸟过留痕”,只要做过,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不知哪年哪月就会暴露。当腐败分子认为“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时,他们却忘了“人在做,天在看”的基本道理。
    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案件线索
    当天上午,安鹏要去接触一名实名举报人,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试图与这名举报人当面接触。
    “此前三次都黄了,当事人顾虑很大。”安鹏告诉记者,纪委查办案件的线索,主要来源于信访举报和“案中案”。当天的线索来自一封实名举报信。“有的时候,举报人就是行贿人。来信虽然不长,但凭我们经验判断,可查性很强。”安鹏说,办案久了,对材料特别敏感,字里行间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再次见到安鹏,已经到了11时半。“收获很大,可以开展下一步调查了。”他说,举报人相当谨慎,但经过前几次的联系,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任。“行贿受贿发生在两年多前,但他记得很清楚,谈得很详细,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类似这种违纪违法很长时间后再被举报不是个案。腐败分子总带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做得隐蔽,关系掩盖得好,不会被查到,但事实并非如此。”放下水杯,安鹏语气中多了严肃和沉重,“没有我们办不下来的案,原因就在于‘鸟过留痕’,只要做过,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不知哪年哪月就会暴露。”安鹏说,两年前令一个处级干部落马的线索来源连他都觉得出乎意料。“粤东某市公安部门打击地下赌档抓了一些人,其中一个为了得到宽大处理,交代出6年前自己在深圳一家企业当司机时,曾看到老板拿着一个纸袋去了某官员家,他暗暗记下了地址。就凭这一个地址,我们办了一宗大案。”
举报信、工程招投标资料、会计账本、审计材料……办案人员的保密柜里存放了大量资料。安鹏告诉记者,长期的训练培养出办案人员敏锐的直觉,看材料时,一页页扫下来,很快能找到疑点;外围调查时,在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中也能捕获线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安鹏说,当腐败分子认为“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时,他们却忘了“人在做,天在看”的基本道理。
    证据围城突破腐败分子防线
    如果涉案人员问题严重,进入“两规”程序,较量则更加针锋相对。
    “两规”的地方是怎样的?“两规”对象能不能正常睡觉吃饭?如何保证“两规”对象的安全?记者抛出了这些问题。
“‘两规’就是根据党内法规规定,由违纪嫌疑人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配合组织调查,讲清有关问题。‘两规’地点的房间跟宾馆的标准间类似。”安鹏说,“两规”需经严格的审批,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如超出时间还没查清问题,必须申请延长,并经上级审批同意。
    “外界传言,‘两规’对象会彻夜被大灯照着,不允许睡觉。是真的吗?”记者问。
    “这是一种讹传。办案的基本原则是依法依纪,安全文明,这是铁的纪律。”安鹏笑着说,一般讲,晚上10时,所有人都可以按时就寝。“当然,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涉案人常会失眠。”
    “会体罚吗?”
    “绝对不允许,也不可能。‘谈话房’内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我们进出房间,都要登记。”
    “调查对象能吃饱饭吗?”
    “办案点有统一的供餐,我们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没有特殊手段,怎么让“两规”对象交代清楚问题呢?
    “这是一场正与邪的搏斗,也是一场心理与耐力的比拼。”安鹏告诉记者,只有在进行缜密外围摸查,掌握确凿证据属大案要案,符合上级纪委规定的使用“两规”条件,报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后,才会对涉案人员实施“两规”调查措施。
    在“两规”过程中,“对象”会经历无措、恐惧、对抗、摇摆、忧虑等各种心理变化,办案人员在谈话时会根据情况调整方法,但讲得最多的还是政策和法律。“立案时,我们已经占据了证据优势,再加上政策感召和团队优势,足够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通过深入的谈话,我们既要打破他们全身而退的妄想,也要帮助他们清醒认识现状,配合组织交代问题。”安鹏透露,在证据围城、政策攻心的巨大压力下,权衡利害得失之后,“两规”对象都会配合组织调查,交代问题。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前期短则几周、长则数月的外围调查搜集的充分证据,长期积累的办案经验,烂熟于心的法纪条文,对“两规”对象心理变化的准确研判,甚至是对其下意识动作的敏锐捕捉……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握。
    接受组织“两规”调查后,就像是一个人与一支军队在作战,孤独、无助,一个人脑子里会闪过无数念头,包括所有不好的后果。这时的“两规”对象,就像独自一人漂浮在无尽的大海中。此情此景下,谈话就像一场场迂回的攻心战,办案人员所说的每个字都很关键。“但不论过程如何艰难曲折,案子最终都能办下来,这就是正义的力量。”安鹏坚定而自信地说。
    “两规”对象最难放下的是亲情
    下午,安鹏要和同事一起外调。利用他出发前的空当,记者抓紧时间追问几个关心的问题。
    “能不能谈谈办案人员与‘两规’对象之间的关系?”记者问。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但肯定不是绝对的对立。”安鹏说,虽然那些党员干部被“两规”了,但“在正式处理之前,他们依然是党员”。
    安鹏讲了几个发生在办案人员与“两规”对象之间的故事。
    去年,一位副局级干部被带到了办案点。“他是扎扎实实从基层干起的,也曾为辖区发展付出了心血。”安鹏说,随着谈话的深入,这位干部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了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对办案人员也产生了深深的信任,“移交检察院那天,他拉着我的手,久久不肯上车,流着泪,让我一定到看守所去看他。”
    提起那些“两规”对象,安鹏说,到了办案点,这些人突然抛下了此前纠缠不断的名利诱惑,有了大量时间来反思反省,情感中真实的一面占据了上风。“他们进来后,几乎都默默流泪,有的甚至整夜啜泣。”
    去年底,卫生系统的一位负责人被“两规”。“我们知道他爱吃小炒肉,元旦那天,饭堂给他加了这个菜,我陪他吃了顿饭。他也算是个刚强的人,但那一刻,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安鹏顿了一下,“落到了这一步,他才醒悟出什么最可贵。”
    家人,是查办案件过程中的一个沉重话题。“两规”对象被带进了办案点,最挂念的往往是亲人:父母的身体、妻子的处境、孩子的学业。安鹏感慨地说,“有人曾跪下来央求我们,不要告诉他年迈的父母,不要影响他老婆孩子。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交代清楚问题后,很多“两规”对象就像卸下千斤重担,完全放松了。安鹏说,在等待处理的日子里,“两规”对象在和纪委干部谈话时,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梳理反省:哪个阶段最积极向上,哪个阶段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哪个节点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哪个阶段终于不可自拔……“像放电影一样,他们描绘着一个个场景,总结着人生的辉煌、人性的堕落,令人感慨万千。
    下篇:忠诚
    办案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这种深入骨髓的忠诚,不仅来源于肩上的重担,更来自于内心的召唤:敬畏法纪,担当使命。
    办案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忠诚
    傍晚6时,安鹏与同事完成外调任务后回到办公室。虽带着一身疲惫,但他还是与记者继续未完成的采访。
    谈起办案的神秘色彩,安鹏说,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纪委办案工作保密性很强,决不允许“跑风漏气”,这对办案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
    工作中,他接触到的那些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也曾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一旦犯下严重错误,就难以再回头,“等待他们的,或将是彻彻底底的失去”。这些人因背弃了入党誓言、背弃了对人民的承诺,每每悔不当初,失声痛哭,安鹏说,“看得越多,就越敬畏法纪。”
    “长期接触案件,接触违纪甚至腐败分子,会不会动摇个人的信念?”记者问。
    安鹏毫不犹豫地摇头:“正好相反。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修正自己价值观的过程。办案越多,党性越坚强。”
    也曾有人试图通过各种途径,结交负责办案的纪检干部。安鹏说,我们这群人应该最不可能被“银弹”击中,因为这种深入骨髓的忠诚,不仅来源于肩上的重担,更来自于内心的召唤。“金钱难道比自由可贵?一时侥幸难道不会一世忐忑?这些问题,没有人比我们想得更清楚。”
    坚决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
    采访结束时,夜幕已经降临。
    安鹏与记者握手道别,笑着说,晚上要加班,不能回家了。“也习惯加班了,只是儿子出生5个多月来,都没有好好照顾,很对不起老婆孩子。”
    华灯初上,长龙似的车流走走停停,匆忙的路人都怀着平安归家的急切心情。谁也不会留意到“安鹏”们依然忙碌的身影。
    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27件233人,涉及局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3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0人。这组数字只是个缩影,但足以让人看到,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有多大!
    党纪国法的尊严,神圣不可亵渎。在新的时期,反腐倡廉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廉洁城市建设正不断深化,一群忠诚的卫士正日夜奋战在最前线。(记者 任琦)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