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江苏惩防体系建设检查工作综述

 

江苏惩防体系建设检查工作综述 


  不久前,江苏省集中开展2012年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考核工作。省委派出9个检查考核组,由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和其他省委常委带队,深入机关、企业、农村和社区,对13个省辖市和5个省级机关部门集中进行专题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组织有力、安排周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惩防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
  
  整合工作力量,做到检查全覆盖
  
  检查考核贵在整合工作力量、实施整体联动。
  
  为提高检查效率、减轻被查单位的负担,江苏省委决定将2012年度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廉政准则》检查以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工作有机结合、同步实施。
  
  该省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省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联合成立统一的考核小组,联合下发通知,联合召开会议,对全省自查和他查作出统一安排。各市、县(市、区)按照省委要求,在统筹各项检查考核基础上,优化工作力量配置,由市委常委、县(市、区)委常委带队,组织开展专题检查考核,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党政机关、农村基层、高校和国企协同推进的检查考核机制,切实做到全省检查考核全覆盖。
  
  突出检查重点,促进工作落实
  
  检查考核关键在抓住重点对象、重点内容。
  
  江苏省委此次开展的检查考核,突出将省级机关有关部门党组和各省辖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作为检查考核的重点对象,认真听取各市委书记、市长和省有关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代表领导班子所作的工作情况汇报,组织开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工作,重点了解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落实责任制情况,全面检查中央《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惩防体系建设“5+1”文件、推进反腐倡廉五大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动态评估制度和信息化建设等保障系统建设情况,发挥牵头和协办单位作用情况,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省各地各部门及时将自查情况和考核结果汇总上报省惩防办。
  
  严明检查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这次检查考核恰逢中央提出改进作风新要求之际,江苏省各级检查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以更实的作风、更严的要求抓好惩防体系建设检查工作。
  
  坚持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为推动科学发展凝心聚力、营造氛围。专门印制检查考核工作手册、细化检查流程,明确操作规范,确保检查考核严谨有序。坚持把了解实情、发现问题作为检查考核工作的中心环节,压缩汇报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座谈和访谈,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检查考核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同时,严明检查工作纪律,恪守厉行节约规定,努力发挥检查考核组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强化结果运用,发挥导向作用
  
  检查考核重在加强结果运用。
  
  江苏坚持把结果运用作为检查考核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做深做细做实。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同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向被查单位反馈,并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建议。各被查单位根据反馈意见,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省惩防办适时组织开展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整改落实到位。
  
  江苏省委还将检查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对检查考核中被评定为“差”,或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免去现任职务。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对领导干部优秀与合格率达不到80%,或不合格率超过5%的要进行诫勉谈话;对优秀与合格率不到三分之二,或不合格率超过10%的要进行重新考察;仍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岗位,充分发挥检查考核的导向作用。
  
  通过检查考核,彰显整体成效
  
  检查考核结果表明,当前江苏省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更加有力。该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保证省委、省政府顺利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等“八项工程”为重点,建立整体联动大督查工作机制,制定监测统计量化考核指标,综合运用挂牌督办、行政问责等措施。5年来,对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达30242次,查纠问题30807项,保证了各项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推动政务环境不断优化。该省全面加强行政绩效管理,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推进简政放权、政务提速、普惠社会,削减审批事项近70%,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压缩42.7%,取消和停止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194项。
  
  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驻点调研活动,即: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每年召开全省机关作风建设大会,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民主评议活动。3年来,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解决群众问题14.9万件;通过“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专线受理385.7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1.85%。
  
  党委、政府公信力不断增强。着眼于建设群众满意、信赖的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以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和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为重点,全面构建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督的“三位一体”权力运行监控体系。据统计,监控体系构建3年来,全省基层党务公开面达100%,村务监督委员会否决或纠正村级违规事项4001个,通过村干部“勤廉指数”测评处理村干部1188名。
  
  源头防范机制更加健全。全面推行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等干部选用新机制;不断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整合公共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全省13个省辖市和23个县(市、区)政府投资工程均基本实现网上招投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工商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农村基层、省级以上开发区、省属企业和省属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得到全面规范,全省2万多家非公企业建立了纪律监督组织。
  
  惩治腐败效应日益彰显。该省实行全省县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网络举报全覆盖,完善案件线索排查评估机制,提高信访举报向案件线索的转化率,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2012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994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738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