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关进笼子,重在抓落实
把权力关进笼子,重在抓落实
——江苏省纪检监察干部赴京接受专题培训侧记
“反腐倡廉同样也是生产力,也是GDP。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环境,一样可以促进科学发展。”“不仅要建好制度,还要以好的作风来抓好落实。”日前,在江苏省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上,来自各地各部门的同志围绕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党中央反腐倡廉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大家表示,要始终把已取得的成绩作为事业新的起跑线,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将反腐倡廉事业推向前进,为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得透,才能想得深;看得准,才能干得好。”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是当前摆在江苏纪检监察系统面前新的课题。为吃透精神、找准方向,在省委关心支持下,省纪委从干部队伍建设抓起,组织各市纪委书记、省级机关纪检组长、委厅机关室主任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开展集中培训。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同志都是我省纪检监察战线的中坚力量,组织他们赴京专题培训,对于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升我省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中央纪委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王伟等领导同志亲自授课,耿文清、黄苇町、李忠杰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多角度进行了辅导。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拥军表示,这个班不仅是学院重点班,而且列入了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80多位参训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一系列重要论断,尤其是围绕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一边聆听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一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淮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葛平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我省对纪检监察机关队伍建设抓得很紧,每年首先召开的就是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岗位练兵每月都有,这次培训更显得及时和重要。
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跃进表示,参训前通过各种渠道对本地群众关注反腐倡廉的热点收集分析发现,目前虽然关注热点难点较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把一把手的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培训班此时召集,正当时,很解渴。
让预防成为治腐重要措施
“就像治病健身一样,在没有生病的时候加强锻炼、注意预防,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保健方式,反腐倡廉工作更是如此。”省纪委驻省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组长申泰岳认为,习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重视预防、从预防做起的论断,为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无锡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周铁根认为,让干部少犯不犯错误,也是对生产力的保护。一些干部能力很强,水平很高,但由于自身原因,也由于我们管理上、教育上、制度上还有些缺陷,结果犯了错误,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损失,也是党的损失、事业的损失。如果我们加强教育管理,多挽救一些干部,同样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书记对预防和惩治的关系的论断十分精妙。”葛平认为,惩处这一手不能软,但预防这一手一定要加大力度。预防工作中,制度、监督、教育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
预防腐败,涉及大量基础工作,成效难以衡量。无锡在惩防体系标准化建设方面先行探索。周铁根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很好,加强体系建设,在定性定量方面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近年来,无锡积极探索将工作内容、考核评价标准化,这要以刚性化的要求,用“钉钉子”精神去做。
“单纯就预防抓预防,防不胜防。”申泰岳说,在按中央要求抓的同时,不能抓一头放一头,同时也要毫不放松地坚持打击腐败,搞清楚打击和预防之间的辩证关系。“单纯讲预防而不打击,是软弱的预防,反之则会打不胜打。”
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
清明前后,新华社、人民网等新闻媒体曝光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公车私用”扫墓。“只要媒体曝光一起,就公开回应一起,基本不超过24小时。”记者在南京市纪委“钟山清风”微博看到,所有曝光的当地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车私用”,都已公开处理。
从严管作风,重在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一要科学,二要管用。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龙翔分析“把权力关进笼子”时说,以往的制度、规定出台,常有人担心一阵风不能持久。怎样才能长期坚持下去,防止矫枉过正后反弹得更厉害?“一定要围绕‘管用’、‘有效’来加强制度建设,要严密、完善、刚性、有可操作性。”他认为,要抓好制度执行,特别是已有制度的执行,而不是一窝蜂地、叠床架屋地建立新制度。“有些制度即使还不完善,不一定能适应新形势,但如果真正执行好了,也还是能够解决不少问题的。”
在回应老百姓关切方面,淮安走在了全省前列。葛平给记者展示了他每天都在刷的“阳光纪检”平台,最新的置顶帖是双规一名处级干部的。“真的动真碰硬”、“有魄力”、“敢于出手”这样一些网民回应,不断显现。“这个平台,刚开始时也有造谣、诬陷。后来,大家自己起来纠正谣言,人民群众有序地组织起来了。现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