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纪委“快”字当头抓“四风”
2014年1月28日晚9时许,阜宁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该县某镇计生干事王某公款请客。接到举报仅30多分钟,县纪委调查组就赶到了该镇,对被举报的当事人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取证。这是该县“快”字当头抓“四风”的一个镜头。
为了进一步强化“四风”建设,阜宁县纪委在强化作风建设明查暗访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查‘四风’应急调查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县纪委制订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十项规定暨“反‘四风’应急调查机制”工作方案》,根据方案,由县纪委牵头,县优化办、县委督查室派人参加,组成了3个应急调查工作小组,由县纪委副书记任组长。安排专项经费4万多元,为工作小组统一配备了暗访摄录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应急电源等必需器材,协调了3辆专门工作用车,确保反应迅速。开通融举报热线、廉政网站和手机“三位一体”的监督平台,举报方式通过《阜宁日报》、县电视台等媒介向全县公开,落实专人收集群众信访举报,确保群众信访举报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二是从紧从严调查取证。为了确保明查暗访工作效果,在时间上,不断提高明查暗访的密度和频度,实行“两个不分”,即: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不分工作时间与下班时间;在区域上,实行“定点定人定责”,以全县区域全覆盖为要求,将全县镇区以及县城分为若干块区域,每个组各自负责一块,要求每个组在接到群众举报或领导指示1个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在方式上,坚持快查快处,实行“三个一律”,即,一律实行现场录音录像,一律当场形成谈话笔录,查处情况一律在24小时内报县纪委主要领导。三是依纪依法问责整改。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该县共受理群众各类举报11起,对全县镇区食堂、酒店、宾馆、茶社进行应急调查30多人(次),发现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8起,下发通报2期,8名党员干部受到严肃处理。该县的做法得到群众充分认可,称全县党员干部今年真正过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梁洪华 孙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