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玩物丧志
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玩物丧志 疯狂收玉石 贪腐坠深渊
2013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立案检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也浮出水面。
古人常把君子之德和玉石品质相提并论,然而,对倪发科来说,玉石映照出的不是他的君子之德,而是他在纵好图利驱使下的腐化堕落轨迹。
玩物丧志:从爱好到图利
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接触上了玉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倪发科,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该有的自我警醒、自我约束。
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吉立昌等老板就一次次投其所好,为其买单。而倪发科明知玉石价值不菲,却照收不误,对和田玉更是来者不拒。
2011年春,与倪发科已“深度”交往多年的吉立昌将3块玉石籽料送到倪家。“不错、不错,是和田玉籽料。”“倪省长喜欢,就送给你了。”倪发科客气一下,就收下了。
2011年5月的一天,倪发科让吉立昌和玉石专家一起去新疆买玉,吉立昌回合肥后将购买的玉石全部拿到倪发科家中。最终,倪发科选了1个带木底座的玉摆件、3个手把件、2个玉挂件和2条籽料手链,价值约50万元。
2011年6月,吉立昌和玉石专家再次前往新疆,买了20多块籽料,花费约100万元,送到倪家,倪发科全部收下。
2012年5月,吉立昌专程绕道和田买玉,玉石拿到倪家,倪发科从中挑选了总价达350万元的玉石,一块价值95万元的籽料让倪发科爱不释手。
给倪发科送玉较多的还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黄某某。
2010年上半年,黄某某得知倪对玉石很有兴趣,马上到合肥市一家玉器店,花16万元买了一块雕刻好的玉石手把件。倪发科没推让就收下了,还说:“这块玉石白度不够,我更喜欢白度好的原石。”
过一段时间,黄某某去另一家玉器店买了一块和田玉原石,白度较好,购买价格16万元。倪发科这次表示很满意。
不仅玉石玉器,对于字画,倪发科也照收不误,专案组从其家人处扣押的字画有90幅之多,其中,2003年至2007年,仅收受黄某某所送名家字画就达15幅。
迷失方向:从干事到享乐
倪发科1954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下乡知青、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班长干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长的岗位。倪发科说,自己在副省长任上的前两年工作还是很积极的,后来感到自己年龄大了,提拔没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极现象的影响,将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为退下来的生活做准备。
倪发科说,他选择收取、欣赏玉石作为自己的享乐,是因为“玉石是新型的高档商品、特殊商品,一块上万、几十万的都有,绝对是高消费、奢侈品”。倪发科的价值观变了,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倪发科接受了吉立昌、黄某某等老板送的大量好处后,原则、底线被抛在一边,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为他们牟利。
为了吉立昌公司的发展,倪发科放下副省长的“架子”,和其一起跑环评、项目审批手续,为吉立昌实际控制的公司挪用国家下达的保障房用地指标,帮助其以低价购买铁矿探矿权。
对于另一个“信赖的朋友”黄某某,倪发科屡次违规四处打招呼、施加压力,帮助其更改项目规划、调整容积率、逃避处罚等,使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除了收受吉立昌、黄某某的巨额贿赂,倪发科还接受丁某、郑某等个体老板给予的支付旅游费用、免费装修房子等好处。作为回报,倪发科为他们公司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滥用权力,当“掮客”拉关系,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落实用地指标,等等。
“我也知道这是权钱交易。”倪发科说,但他认为玉石、字画比现金高雅、文明、隐蔽,披上爱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
倪发科与很多老板过从甚密,甚至达到了不分你我、“亲密无间”的地步。不仅倪发科自己与老板“亲密”接触,他的家人也和老板们“深度”交往。因此,老板们不仅给倪发科行贿,还给他的家人送礼。
沉痛的教训让倪发科认识到:“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还是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好,不要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
自甘堕落:从恐惧到掩盖
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倪发科曾经抱怨:“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倪发科收受大量玉石、字画后,自知价值太大,内心也曾彷徨、恐惧过,但最终还是贪婪击退了恐惧,诱惑侵蚀了理性,他没有主动认错改错,而是处心积虑规避调查,掩盖错误。
早在2005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到六安市巡视时,听闻风声的倪发科便要求黄某某把他送的几幅字画先拿回去,两年后,倪发科居然又把字画要回。2012年7月,倪发科得知可能被调查,于是将部分玉石退还给了吉立昌,两个月后以为调查停止了,不仅收回了之前退的玉石,“忍不住”又顺手收了3块大的玉石。
在得知组织调查后,他将收受的大量贵重物品转移到了13名亲友处,而且考虑到关系亲疏,将价值高的玉石转移到最亲近的人那里。同时,担心其大量收受玉石问题暴露,倪发科还向吉立昌提出以吉的名义办个玉石展示馆,将其收受的玉石转移到展示馆托管,使其貌似“物归原主”,企图逃避党纪国法的追究。
“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倪发科痛悔莫及。然而,倪发科的后悔,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