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自我”举报,能当成一封举报信吗?
“张掖政法委”新浪官方微博9日晚发布微博称:“张掖市委政法委宣传部副科长王兴河同志,在婚姻期间,作风极不检点,与多名异性发生性关系,多次带异性回家过夜,并与她人非法同居。”10日上午10时许,这条发布在“张掖政法委”官微的微博被删除,但内容却被网友截图和转发,引来网友热议。(新华网 11月10日)
从表面上看,事发后,当地相关部门反映相当神速,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此微博的日常维护正是涉事者王兴河本人负责,组织已依法对其展开调查。官微同时转发王兴河个人的长微博说,此前微博消息发布属个人行为。这种正面对待网络舆情,不回避,不推诿的态度值得肯定。但由于随着网络舆情的不断发生,不少地方都吸取了“捂盖子”、“拖一拖”、“冷一冷”、“耍太极”所带来的惨痛的经验教训,在对待网络舆情时态度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那就是在舆情壮大甚至泛滥之初就坚决的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什么要说“扼杀”而不是“消除”,是因为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官员心里,这种积极应对也不过是化解网络舆情的一种手段,是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并非是在真心的解决问题。就如该报道中所言,当地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10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博里的王兴河确系该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但就这条微博如何发布、举报内容是否真实等问题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称,可能是账号被盗。
在官微上自夸自擂的不少,自说自话的也多,但自己举报自己、自己骂自己的却是绝无仅有。因此,瞎子都知道这肯定是账号被盗了。而且由于盗号之后并非用于做广告,而是指名道姓,这不论是泄愤式的恶意诋毁,还是真正的举报,显然都是身边人的“杰作”。只是官方对此的回应却让人难免生出一丝避实就虚的怀疑,那就是既然已经指名道姓,何不就官微所提内容进行调查核实,这岂非比在账号被盗上纠缠有意义得多?而且涉事者自称“如此该消息发布属个人行为,消息内容纯属恶意造谣,本人已向单位领导和纪检部门作出解释和说明。”也不免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错觉。
其实,这样的事件并非没有先例。还记得今年4月华润老总落马的神转折事件吗?微博认证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的王文志,继去年7月份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在华润收购山西金业资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后,4月15日又再次通过微博实名举报宋林包养情妇,并涉嫌贪腐。4月16日,宋林在华润集团官网紧急发布个人声明否认贪腐,称举报内容纯属捏造中伤。然而4月17日,时隔仅仅一天,中纪委就宣布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凡事最怕“较真“二字,笔者举这个例子并非是想说官员的自说自话不可信,而是想说要增加政府的公信力,还是需要权威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如此,才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但愿该官微的“自我”举报能够成为一封举报信,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着有则严惩不贷,无则还同志一个清白,还公众一个明白的态度,及时介入,让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