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彰显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和遵循。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要求,增强法治思维,坚持法治方式,依纪依法履职,努力用法治反腐新实践落实依法治国新要求。
一、始终坚持法治反腐的正确轨道。纪检监察机关在落实依法治国要求上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反腐倡廉,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用法治思维指导反腐倡廉建设。要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法治至上的理念,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合不合程序”作为一种思维习惯,严格遵守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自觉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体现法治精神,把法治思维内化于心,把依法依纪外践于行,把依法治国要求全面落实到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必须坚持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宪法和法律是所有组织、公民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规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按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职能职责,准确界定权力边界,处理好牵头、主办、协办之间的关系,既切实履行好教育、惩处、监督、保护等法定职责,又不干预、代替部门履职,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必须依靠党规党纪管党治党。依纪依规管党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落实党规党纪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监督责任,把严格执行党纪作为管党治党根本手段,加强党的纪律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督,让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刚性运行,真正用法治管住权力、管好干部。
二、切实提升法治反腐的实际成效。要把依法治国要求和反腐倡廉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法治反腐的关键环节,努力在法治框架下执行纪律、惩治腐败。要提升党员干部法纪观念。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社会化体系,在全县开展“学习党纪国法,争做廉洁表率”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法纪大讲坛”、“学法学纪笔会”、廉政教育“阶梯教室”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熟知党纪国法、敬畏党纪国法、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习惯在纪律和法律约束下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法纪意识、红线意识,提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主动性。要依纪依法从严惩治腐败。按照“零容忍”的态度,把查办案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反腐败组织协调,完善案件线索发现、突破机制,突出资金、资产、资源等重点领域,突出领导干部、中层热点岗位、基层站所和村居负责人等重点对象,突出征地拆迁、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违纪必纠。与此同时,始终坚持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严格履行程序,规范办案行为,减少办案中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加强对案件查办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把线索处置关、程序执行关、定性处理关、办案纪律关,确保每个线索处置、每个案件调查、每个处分执行都经得起历史检验。要依靠法律制度管权管事。编好制度的“笼子”,针对农村基层实际,建立完善民主决策、行政审批、“三资”管理、农村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提升制度执行力,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探索基层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镇区、部门“一把手”的监督,督促党员干部依规依法履职、依规依法用权。
三、着力打造依法履职的执纪铁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维护和执行党规党纪的专门队伍,必须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依法依规履职方面从严要求、率先垂范。要争做学法用法表率。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活动,通过“周末课堂”学习、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党章和其他党纪政纪规定,通过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为其他党员干部树标杆、做榜样。要提升依法履行能力。落实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各项要求,深入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建立完善各项工作的运行规范,进一步聚焦中心任务,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加强业务培训,开展跟班挂职、以案代训、实战练兵、业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塑造遵纪守法形象。强化纪检监察系统自身监督和纪律约束,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督促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和办案纪律,坚决查处跑风漏气、以案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违纪违法行为,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过硬队伍。(作者系射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