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审计:“五全模式”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近年来,射阳县审计局着眼审计监督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探索和完善全过程动态审计、全覆盖跟踪审计、全天候绩效审计、全方位经责审计、全方位预防审计“五全模式”,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对国家、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一是全过程模式:动态审计。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手段,探索建立预算执行项目分阶段实施审计制度。针对财政年度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县政府专项交办审计部门实施动态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结果并入“同级审“报告,探索建立预算执行过程动态实时审计制度。
二是全覆盖模式:跟踪审计。强化对财政投资的政府重点建设工程的审计力度,逐步加强审计力量,通过充实审计队伍和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自身专业化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全覆盖的跟踪审计制度,达到所有政府重点建设工程全覆盖审计,努力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全天候模式:绩效审计。聚焦中心和重点,对县委、县政府年度实事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政策措施等中心工作和重点事项,建立全天候的绩效审计机制,主要对其完成进度、执行情况、实际业绩、实现效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开展绩效审计。
四是全方位模式:经责审计。加强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逐步实现离任必审。扩大领导干部任中审计比例,对重点镇区、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主要负责人建立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机制。探索以领导干部调动财务移交为主要内容的任前审计制度,防范“带病”上岗。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提升审计成果的利用效能。
五是全视角模式:预防审计。发挥审计工作预防、揭示、抵御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和各种病害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建立服务政府经济决策全视角的预防风险审计机制,对政府重大政策、重大财政资金收支事项,在决策审批前对其合法性、政策性、规范性进行预审,并提出决策建议,努力提升政府经济决策的科学性。(薛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