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决不搞”让板子打到痛处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严格落实干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严肃查处,决不搞法不责众、下不为例、情有可原。
为规避风险、逃避压力而“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由此衍生出的“法不责众”心态,却必须引起警惕。以往,有的党员干部把“四风”问题当成常态,将“潜规则”暗涌视为主流,习惯盲目攀比、跟风,总觉得“你做我做大家做”,出了问题“法不责众”。殊不知,从众并不能免责,最终只会害了自己。个中道理,就如同“中国式过马路”,看似人多势众占得一时便宜,其实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大大增加了每个参与者的安全风险。
出了错,犯了事,被追责问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党员干部概莫能外。有的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平时谈作风建设力主“歪风当刹”,论惩治腐败表态“绝不手软”,但一轮到自己或与自己关系密切者要受处分时,就容易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拿社会风气不好、无良商人多方“围猎”、制度尚不健全等说事,认为虽法无可恕、但“情有可原”,为保护干部、爱惜人才计,还是既往不咎、“下不为例”,云云。说到底,根子就在党的观念淡漠,徇私护短、怕得罪人的毛病间歇发作,管理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养痈遗患,害人害己。
三个“决不搞”强调的是信念,就是要廓清视听,打破心存侥幸者的美梦,拷问逡巡卸责者的党性。在彰显我们党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坚定决心的同时,也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法不责众”当不了“挡箭牌”,“下不为例”换不来“赎罪券”,“情有可原”更不是“护身符”!
三个“决不搞”突出的是“严”字,就是要增强制度执行力,让管党治党各项规章制度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那些胆敢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干部真正尝到触碰“红线”的苦涩。
理想与现实距离的远近,行动是衡量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加大作风建设和惩治腐败的力度,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正是以实际行动和真实成效取信于民。
以震惊全国的湖南衡阳贿选案为例,76名省人大代表有56名存在送钱拉票行为,出席会议的527名市人大代表有518名收受钱物,有76名大会随团工作人员收受钱物,涉案人数之多,堪称前所未有。在对涉案人员的处理决定下达之前,衡阳官场也曾传言最后的处理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往不咎,今后从严”。然而,最终处理结果却是,涉案人员无一例外地受到查处。没有法不责众、下不为例、情有可原,案件查处结果充分体现了从严从实的态度,也警示教育了在当前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仍心存侥幸观望之人。
严是爱,宽是害。坚持三个“决不搞”,让板子打到痛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应有的态度。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剜除毒瘤,才能增强党的肌体的健康与活力;只有驱散歪风邪气、一团和气,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为规避风险、逃避压力而“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由此衍生出的“法不责众”心态,却必须引起警惕。以往,有的党员干部把“四风”问题当成常态,将“潜规则”暗涌视为主流,习惯盲目攀比、跟风,总觉得“你做我做大家做”,出了问题“法不责众”。殊不知,从众并不能免责,最终只会害了自己。个中道理,就如同“中国式过马路”,看似人多势众占得一时便宜,其实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大大增加了每个参与者的安全风险。
出了错,犯了事,被追责问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党员干部概莫能外。有的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平时谈作风建设力主“歪风当刹”,论惩治腐败表态“绝不手软”,但一轮到自己或与自己关系密切者要受处分时,就容易出现标准不一的现象——拿社会风气不好、无良商人多方“围猎”、制度尚不健全等说事,认为虽法无可恕、但“情有可原”,为保护干部、爱惜人才计,还是既往不咎、“下不为例”,云云。说到底,根子就在党的观念淡漠,徇私护短、怕得罪人的毛病间歇发作,管理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养痈遗患,害人害己。
三个“决不搞”强调的是信念,就是要廓清视听,打破心存侥幸者的美梦,拷问逡巡卸责者的党性。在彰显我们党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坚定决心的同时,也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法不责众”当不了“挡箭牌”,“下不为例”换不来“赎罪券”,“情有可原”更不是“护身符”!
三个“决不搞”突出的是“严”字,就是要增强制度执行力,让管党治党各项规章制度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那些胆敢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干部真正尝到触碰“红线”的苦涩。
理想与现实距离的远近,行动是衡量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加大作风建设和惩治腐败的力度,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正是以实际行动和真实成效取信于民。
以震惊全国的湖南衡阳贿选案为例,76名省人大代表有56名存在送钱拉票行为,出席会议的527名市人大代表有518名收受钱物,有76名大会随团工作人员收受钱物,涉案人数之多,堪称前所未有。在对涉案人员的处理决定下达之前,衡阳官场也曾传言最后的处理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往不咎,今后从严”。然而,最终处理结果却是,涉案人员无一例外地受到查处。没有法不责众、下不为例、情有可原,案件查处结果充分体现了从严从实的态度,也警示教育了在当前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仍心存侥幸观望之人。
严是爱,宽是害。坚持三个“决不搞”,让板子打到痛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应有的态度。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剜除毒瘤,才能增强党的肌体的健康与活力;只有驱散歪风邪气、一团和气,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