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办理评绩效 激发更多正能量
2月2日上午,建湖县纪委召开2014年度信访件办理绩效考核讲评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委各科室信访件办理绩效考核分数及名次,点评了数件优秀典型案件,参会的纪检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自我评析和公开点评,总结反思、交流探讨查办信访件中的经验、做法、体会,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办案能力。
“强化信访办理绩效管理考核,激发纪检干部查案活力,是县纪委近年来保持执纪办案强劲势头的原动力。”县纪委分管信访副书记冯鲁江说。
流程“标准化”:提升目标定位
近年来,该县对信访举报件查办工作实施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注重用制度规范办信,用程序制约行为,坚持把提升信访办理质效作为重要抓手,建立了信访主办人、限时办结、结果反馈公示、实名举报查实奖励、信访举报保密等制度,使信访举报查办工作形成了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机制。
重新修订完善纪检监察信访办理流程,制定《信访办理程序及材料规范》,以形象的办理流程图表形式对信访举报件办理程序、方法及办理时效、质量作出了明确统一要求。同时,收集整理信访适用文本格式,让办理信访人员学习参考使用,使信访件查办各类文书材料得到进一步规范。
“办理流程上,我们有一套严格的办案程序和办案责任制度,针对不同信访举报件,专门为办案人员提供不同类型的模拟案件范本。”信访室主任时宇说。
针对疑难复杂信访举报件,制定《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办理规程》,要求遵循复查复核、助查参议、公开答询、听证评议等四个程序,通过保障权利、民主公开、多方互动等一系列程序设计,增强信访办理的公信力,促进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解决。
管理“痕迹化”:实现实时纠偏
该县以全程立责为抓手,出台《信访举报件全程跟踪督查督办制度》,建立信访办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收录信访举报原件、调查报告、证据材料和领导批示等全文扫描,信访举报件从交办到结案,办理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体系,每件信访举报件都能在系统内实时查询信访主办人、办理时限和办理进度、办理结果信息,实现全程留痕便于实时监管,该系统也被称为信访办理“痕迹库”。
2014年12月中旬,该县纪委重点针对系统预警的逾期未办、超期办理、办理质量不佳的20余件信访举报件进行了集中督查,发现相关证据材料缺失、超过办理时限、未向信访群众反馈办理情况等问题,督查组对此一一记录在案,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依据,并现场发出督办单,要求承办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像这样的例行检查,该县纪委每季度进行一次。依据“痕迹库”信息,该县纪委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按周电话督办、随时发函督办、月底通报督办、季末集中督办,采取派员、会议、约谈等重点督查方式,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督、实时督办,增强了承办人员查办信访举报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去年,该县纪委对受理和转交的353件信访问题进行全程督查督办,问题查实率达96.3%,回访满意率达95.2%,95.6%的信访举报件已按期优质报结,查案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考评“精细化”:迸发办案活力
去年来,该县从建立完善信访办理绩效责任考评机制入手,制定出台《建湖县纪委、监察局信访件办理考核办法》,该绩效考评办法规定了一系列“得分点”和“扣分点”,对3大项、20小项的分类指标赋予相应分值,对信访办理按期办结、问题查实、结果处理、材料报结、当事人满意和停诉息访等方面构筑了完整考评体系,有力指导和推动了信访查办工作的开展。
为将信访办理“软任务”转换为“硬指标”,该县坚持按件考核和综合考评相结合,阶段考核和年底考评相结合,考评分单件办理专项考核和信访办理综合考核两方面,在具体落实上采取了月通报、季评比、年核总的方式,建立“管理在平时,督促在日常,考核在年底”的良性绩效考核机制。
该县绩效考评办法还制定了非常细的标准和奖惩措施,将考评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纪检监察工作考核中,考核结果与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与纪检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挂钩,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对信访办理进行绩效考核,不仅“考”出了士气与精神,还“考”出了干劲与风格,更激活了纪检干部的潜在动力和活力。”该县纪委常委曾小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