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岐山同志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说新词不能忘记老词,改进作风还是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纠“四风”、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对其新动向、新变化、新表现,必须及时发现,以霹雳手段、雷霆处之。
抓新不忘旧,往前走不忘回头看。我们在说“新词”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说“老词”。如果说“新词”指的是一种新现象、新提法、新问题,那么“老词”就是广大群众经常面对的问题,一些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譬如,“苍蝇扰民”“官商勾结”“节日腐败”“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培训中心里的奢华”“脸好看、门好进、事不办”,等等。这些“老词”中的问题,表面上看一时得到了解决,其实树倒根存、并未根除。如果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不注重持续整改,老问题就会“东山再起”,死灰复燃,形成反弹反扑之势。如此一来,不仅会增加工作成本,以前的很多努力也会化为灰烬。
纠“四风”、反“贪腐”,“老词”“新词”都要说。如果不讲“新词”,放任新问题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就难以深入推进;如果忘记“老词”,做不到问题不见底不撒手、不兜底不销号,老问题不但不会彻底解决,还会衍生出新问题,对作风建设造成更大冲击。所以说,正风肃纪要两手抓,一手抓新问题,注重作风建设的深化;一手抓老问题,注重作风成果的固化。只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风建设才能达到理想状态,我们才能迎来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事实上,任何创新都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无论是说“新词”还是说“老词”,党风廉政建设中一些规律性、适用性、有效性的“词”决不能忘,也决不能丢,譬如“横下一条心”的决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效果,“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持久,“不敢、不能、不想”的整体推进,“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自我革新,等等。领会这样的思想,贯彻这样的精神,运用这样的观点、方法,不信“东风唤不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创新,方有未来。“新词”“老词”一起说,新问题老问题一起解决,就一定能巩固战绩、扩大战果,让清风正气大行其道、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