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屡次喊话,谁在充耳不闻?
今年2月,中纪委官网刊文批评地方反腐“装腔作势”:有的地方“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在问责上“凑数”。4月,中纪委官网发文痛批“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在浙江调研时对地方纪委书记直言要“切实解决执行纪律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必须一把尺子执纪到底、一寸不让”。近日,中纪委网站再次严厉批评: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很多都是发生在担任下级一把手期间;有的省已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半数以上属于带病提拔,有的一把手甚至带病在岗10年、20年,屡被提拔。(5月12日 中国网)
近期有三起事件引发媒体关注,其一,原从化市鳌头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梁伟强2008年因受贿被判刑后,不但没有丢掉公家饭碗,反而保留公职,降职为副主任,并让其依然主管鳌头镇经发办全面工作,其缓刑期间继续靠征地敛财4300多万。其二,原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股级干部李华波,仅凭着一枚假公章,便伙同他人于数年间侵吞公款达9400万元之巨,相当于鄱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三,山西省太原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语出惊人,反复痛诋“国家规定是狗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大道至简,权力不可任性”,而长期以来,有权任性的官员我们已见得太多,为什么有些小官也能如此任性呢?显然,一些党委与组织部门不依法办事,不依规选拔任用干部让党纪国法沦为摆设,而地方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在反腐问题上,更是摆架子,做样子,或对腐败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在发现了问题后,还在那里当看客、说客,有些纪委官员甚至还充当腐败官员的保护伞,为他们通风报信。
去年,山西以7名部级“老虎”被打掉,省会太原三任市委书记与公安局长落马,高平市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四任市长,一名纪委书记被查成为了中国反腐焦点之地,“塌方式”腐败也从此贴上了山西“原产地”标签,对此,中央对山西进行了“大手术”,省委领导换帅,纪委书记由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黄晓薇空降接任,黄晓薇履职三个月,即开始在山西翻旧帐,三个月即查办了两位市委书记,双规了5个厅级干部,10个正处级干部,56名“内鬼”被清除出纪检队伍。而此前,山西省已连续14年没有查处市委书记腐败案件,有一个重灾区的市,2010年到去年九月,连续近五年时间,查处的重点案件只有4个,移送司法机关只有1个,而且只有5万元。可见,山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天并不是在忙于监督党风廉政责任,而是在领导指派下忙于各种大小会议及与自己责任的无关工作,如帮助领导站脚助威,协助部门下发红头文件,看领导眼色发号一下施令等等。当然,纪委书记们在完成这些“业余工作”后也必定深有好处,或深得领导赏识,或倍受腐败官员尊重,当然,同流合污或自身不清之下,他们“腰杆”也早已硬不起来了。
纪委反腐无力并非山西一地,去年12月,华阴市纪委就对25个零办案单位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了集中约谈,一个县级市,25个地方纪委办案为零,是此地官员太清廉了吗?显然不是,湖南某乡镇纪委书记上班时间浏览黄色网站,江西某乡镇纪委下发红头文件批判食堂杏鲍菇炒肉肉少,山西某乡纪检书记与乡女党委书记一起打砸饭店都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地方纪委书记是多么悠闲无所事事!可想而知,地方纪委之所以反腐无力,正是源自地方党委权力任性之下导致了纪委书记们“靠边站”,而“一把手”大权下,“靠边站”的可能不止是纪委书记,还包括组织部长,甚至副书记,行政首长,于是才有了中纪委网站刊文所批判的“半数以上属于带病提拔,有的一把手甚至带病在岗10年、20年,屡被提拔”。
地方党委反腐不作为,源自长期权力任性下养成的“一团和气”官场习惯。有了党委的“一团和气”,才会有“一把手”们的说一不二,才会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联盟,当此种“一团和气”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联盟伴随官员晋升为部级级别之后,类如“西山会”一样的“山头主义”,“圈子文化”也就自然应运而生了。
十八大以后,中央针对地方反腐无力的状况,提出了“一案双查”,“两个责任”,试图将党委与纪委责任一起约束,不过,现实中“两个责任”却一直并未落实:至今并没有哪个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因为“两个责任”不力被免职,而从中纪委的屡次隔空喊话中我们却看到了各级地方党委都在充耳不闻,这不由让笔者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反腐形势:“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那么,如何破解此种“两军对垒,胶着状态”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契机,及时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刑法》相关条款,唤醒党章党规意识,让党章党规和法纪法规真正严肃起来。另一方面,要严厉问责一批护佑、包庇腐败分子的“一把手”和做看客、当说客的纪委书记,唤醒那些装聋作哑之耳,让“两个责任”真正落实到位,摆上各级党委高地。最后,中央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出顶层设计,以常委会和“五人小组”来约束“一把手”大权,以官员个人事项及财产申报核查与党委监督、纪委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等多种方式编织好权力笼子,让大小权力均不能出笼,不敢任性。(长江网 刘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