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全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
“乡亲们:当你发现党员干部在管理发放涉农惠农补贴、扶贫资金等工作中,存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行为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今年4月26日,到宿迁市宿豫区顺河镇陆槽坊村村委会办事的村民们,悄然发现村务公开栏的显著位置,多了一个涉农惠农领域监督举报牌。牌上来信、来访、电话,以及微信、微博等举报方式一目了然。这是江苏创新信访举报基础工作,提升服务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的一个缩影。目前首批涉农惠农领域监督举报牌已经在宿迁1377个惠农政策监测点正式“上岗”。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纪委深入贯彻“三转”要求,持续推进信访举报工作基础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归口受理、规范办理、闭环管理为重点,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作用、更好服务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归口受理方面,省纪委出台《协调处理信访举报暂行办法》,在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主渠道的同时,将上级纪委转送交办件、下级纪委报送件、委厅领导自收件,以及巡视巡察机构、信访局等部门移送件,统一归口至信访室受理,防止“体外循环”,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同时,制定信访举报受理范围清单,从“正、负”两个清单入手,规范受理范围,集中精力处理检举控告问题,五年来,全省检举控告问题占比始终在80%以上。在登记录入环节,实行纪法分开排查,建立分级录入制度,对本级职责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实行详细登记录入、全文扫描存储,确保受理信息全面完整。
在规范办理方面,一方面,健全分类排查机制,坚持常规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深入排查各类问题线索,严防问题线索流失。对涉及省管干部的举报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报告,对基层“四风”、扶贫民生、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优先办理。五年来,全省汇总报告重要举报情况8.7万条,转立案2.2万件,年均上升19%。另一方面,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建立信访举报分析研判双月专题会制度,加强信访与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的衔接,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深入开展全省季度年度信访举报形势分析、13个设区市季度年度信访举报形势分析、重要情况重要问题专题分析,构建“1+13+X”的分析研判机制,不断提高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监督执纪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还制定《信访举报工作办理规程》,分类规范移送件、转送件以及交办件的办理方式、办理时限和审批程序,细化重复件、“挂牌件”的判定标准和处置方式,确保分流转办及时、准确、规范。
在闭环管理方面,建立对账报备制度,依托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对中央纪委信访室转送件,单独建立台账,并确定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对账检查,建立上级交办件办结报备制度,确保上级转送交办件及时处置到位。建立办理反馈制度,出台《信访举报闭环管理工作规范》和《派驻机构信访举报工作暂行办法》,对移送本委及派驻机构办理的移送件,建立“转立案回告”和“办结反馈”制度,实现闭环管理。其中,转立案回告制度要求案件监督管理室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须将立案情况告知信访室;办理情况反馈制度要求纪检监察室等承办部门,每季度向信访室反馈信访举报处置情况。2016年,省纪委机关内部横向移送2487件,反馈2196件。建立跟踪督查制度,制定转送件跟踪督查暂行办法,先后6次从13个设区市随机抽取4290件转送件,对照问题线索四类处置方式,逐一检查办理情况,推动转送件办理提速增效,确保信访举报“件件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