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清风盐城”建设添风采】增强党性锻炼 树立政德意识
6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县纪委和县委党校组织的首期响水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几天的培训,紧紧围绕纪检监察干部“强党性、立政德、建家风”主题开展学习教育,让我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警醒和精神洗礼。
在此次的培训中,我和学员们聆听到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谢伟开班讲话、市委党校副校长李德新“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班辅导、曲阜市委党校胡亚军博士《儒家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精彩讲座;走进了孔庙万仞宫墙下、孟庙官箴碑前、孔府照壁等现场教学点,感受到了儒家的和谐、学习、孝道、礼制、节欲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在孔子研究院,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听取了讲师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解读。整个培训,既有集中授课,又有个人自学;既有课堂讲座,又有现场教学;既有请进来,又有走出去,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确实是干部培训的一次创新,学员们兴趣浓,学得进,记得牢,受益非浅,对个人的党性锻炼、政德修养和家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对照孔子的政德思想、孟子的治家之道,本人深感纪检监察干部还要进一步在精神上补“钙”、思想上充“电”,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政德修养和家风建设,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 要以学为先,不断增强党性锻炼
作为从事纪检监察的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硬从何来,不是靠手中的权力,首先要靠你过硬的政治修养、党性修养,其次才是你过硬的业务能力。过硬的修养从何而来只有学习中来。孔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六种美德,如果只是爱好、追求这些美德,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孔子的论述启示我们要看到学习对政治的作用,懂得对道德的正确追求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也离不开学习。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共产党员,首先要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规定的篇目,认真学深学透《中国共产党党章》、《习近平关于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只有认真学好,带头自觉做到,才能在纪检监察工作运用好,说话有底气,办事有力度,执纪有硬度。要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 “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深学才能弄清,深学才能修身。习总书记还告诫我们,学习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做到 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要以民为本,始终树立政德意识
曲阜市委党校胡亚军博士在讲座中说,一个廉洁的为政者要廉善、廉能、廉敬、廉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戴,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从《忏悔警示录》中看到的贪官腐败分子,他们背离人民群众、无视党纪国法,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工具,导致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最终陷入犯罪深渊、身陷囹圄。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从正反典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强化修身律己,运用公共权力,谋取公共利益,为人民服务。要保持清醒,常修为政之德,始终清楚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守从政者的理想和追求,不越从政者的禁忌和底线。要
“善政”,有所作为,造福于民。要有正确的政绩观,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的,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廉政”,掌好公权,追求公益。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严要求自己,做到政治忠诚、本人干净、敢于担当,做遵守纪律的标杆。积极主动地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运用好“四种形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忠诚履行党章赋予职责,通过监督执纪问责,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要以严律己,带头营造良好家风
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谈到家风问题并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次培训中,我对此体会更深。在现场教学点孟府的“七篇贻矩”横匾下,党校讲师告诉我们这是历代孟子后裔们用来树家风、立规矩的地方。从讲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七篇贻矩”是孟子后人做人做事的规矩。古有规矩治家,今有规矩立党。“七篇贻矩”让我们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孟母三迁”良好家风的形成有了更深的思考,心灵上也有了更大的触动。在现场教育点孔府的照壁《戒贪图》前,讲师讲解那个貌似麒麟的动物因贪婪至极,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衍圣公用它来告诫自己和子孙,切不可贪得无厌,一定要保持古朴的家风和廉洁的形象,否则将会祸及自身。事实证明,近年来领导干部亲属腐败类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亲属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最后也把自己送上审判台。这一教训警示我们,领导干部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家人,自觉培养良好的家风。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领导干部作风。良好家风抵万金。廉洁的党风政风决定着廉洁的家风;反之,廉洁的家风也映照着廉洁的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家风好、家风正,就能影响和带动党风,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己正才能正人。培育良好家风,前提是领导干部自己要身正影直、率先垂范、树立榜样。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何谈管好家属子女;如果连自己的家属子女都管不住,又怎能肩负治党治国的重任?只有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出一个好家庭、培养一种好家风。(响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汪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