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建湖

建湖县五措并举加强村级“三资”管理

    近年来,建湖县为了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村级“三资”管理。

    摸清底数,筑牢“防火墙”。为防止村级“三资”管理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组织人员全面清查村集体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并将清理后的资产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监管平台,由镇级农经部门负责将各村“三资”数据录入系统,县镇两级农经部门负责监管,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并做好公示公开,供村民随时查阅。

    完善制度,编织“护廉网”。制定出台非现金结算实施办法,明确结算方式、严格结算范围、规范操作流程,实现所有对象、所有项目、所有金额“三个全覆盖”。强化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逐村编制财务收支预算,强化支出预算约束,一经确定,严格执行。

    严格监督,勤念“紧箍咒”。通过聘用在职和退休财会人员为兼职审计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审计队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抽查、专项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涉嫌重大违法违规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建立由村监会成员、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村级“三资”监督小组,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全过程监督。

    强化村务公开,晒出“正能量”。在做好常规性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将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资金补贴发放和村“三资”运营情况等全部纳入村务公开重点内容。各村对集体资产发包、租赁等流转变更情况实行即时公开,积极畅通民意“绿色通道”,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责任追究,用好“杀手锏”。制定岗位责任清单和问责办法,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岗位责任追究制度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和追究形式,按照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从最终环节层层查起,实行“谁失职、谁担责”。对执行制度不严格、私设账外账、做假账或因管理不严、违规处置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及违规增加村级集体负担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今年来,依据问责办法,纪律处分6人,诫勉谈话12人。(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