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互联网+”助推信访驶入快车道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立足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以“互联网+”的工作思路,借力信息技术,引入“大数据”理念,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深挖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有力推促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
互联网+监督举报,构建全天候“天网”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打造‘随手拍’举报平台,让群众人人成为监督员、行风员,也是必然的趋势!”建湖县纪委副书记王志亮表示。
自去年5月以来,建湖县纪委在整合“清风建湖”官方微信和改版升级的纪检监察举报网站的基础上,开通“随手拍”微信举报平台。群众可以选择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在微信公众号“清风建湖”添加关注后,一旦发现“四风”等问题,现场拍摄照片、视频,编写文字说明即时上传,数秒内就能将举报材料提交到县纪委,便捷又保密。
为了提升影响力,该县在通过各镇村、各部门张贴海报,在集市、广场发放传单,以及借助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大型LED显示屏等平台广泛宣传“随手拍”举报平台,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截至目前,“清风建湖”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日益增强,公众号关注量已达到五千人。
互联网+信访督查,安装信访件“GPS”
为了提升效率,突出快查快办,该县纪委还建立信访件办理反馈管理系统,为信访件安装“GPS”,实现信访件办理“件件有账、时时可查、限时倒逼、人人有责”。
该县纪委将举报平台接收的信访问题,逐一登记扫描到管理系统中,并且依托纪检监察内网,在网上呈批、流转、审结,在办理过程中的所有文件资料都要上传至软件系统中。县纪委领导可以根据各自权限,随时查看每一件信访举报件的办理动态信息,实现了信访件办理全过程的闭环管理、透明监督。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利用“系统提醒、信息报告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对信访件办理进行提前提醒、到期提醒和超期提醒,倒逼信访事项按时高效办结。群众在举报平台成功提交举报信息后,短信平台自动将举报内容发送到工作人员手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登录后台办理。
据悉,纳入系统统一管理的信访件,实行分类管理,系统设置跟踪和催督办功能,进行时限控制和自动提醒,距完成时限还有一周时,系统每天进行提醒,到期未办结的信访件以红色预警。县纪委领导还可以随时在线发出催督办指令,对办理进度予以催促、对办理质量予以监督。
互联网+廉政档案,助力信访监督“耳聪目明”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充分整合信访监督资源,构建廉政档案,运用系统查询、统计等功能,定期对保存的档案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评估领导干部可能存在的违纪问题和廉政风险,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步研判,充分发挥好联网信息的预警作用。
针对群众反映可能存在腐败问题,需要事前防范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党政组织对其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对存在苗头性问题或正在演化的轻微违规违纪行为,发放《信访函询通知书》《信访问题整改通知书》,责成召开民主生活会或进行“点述”问责;对因群众反映强烈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按照规定的组织程序,建议有关党政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采取必要的组织处理措施。对拒不执行整改意见或发生重复信访举报的,适时进行监督升级。截至目前,已下发函询通知书26份,整改通知书15份,提醒诫勉谈话58人,建议组织处理13人。
该县信访室还对基层“微腐败”问题进行定期分析,形成动态报告,以便给从严治党决策参考提供依据。据悉,该县纪委就曾依据报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燃油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专项检查活动,共发现问题线索45个,查处党员干部16人。
“群众最关心什么,反映的热点是什么,以前我们都是靠猜带估,而现在借助大数据,则能对症下药,严查基层腐败,提升群众获得感。”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须卫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