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节,就有一些人就开始动“心思”了,有想着四处跑动拉关系的,也有想着趁着节日度假的,也有想着在节日中“富”一把的,这些都是心理浮躁的表现,不管是跑关系希望“上升”,还是希望巧立名目“享受”,或是暗地里“搞创收”的,都是“歪心思”,违反了有关纪律规定。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静下心来,清清爽爽过中秋。
不怀“攀比心”。许多人把过节当做展现自身实力的“舞台”,没有把心思放在礼物的情意上,而是放在了规格上,盲目追求高价格,以致于一到节日前夕,高档烟酒都卖脱销。俗话说:“礼轻情意重”,自古以来,中国送礼讲究的就是情意,而不是价格,作为党员干部,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用心干好本职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领导和人民满意。为了虚荣心而“血拼”,既让家庭背负了巨大等经济压力,也会滋生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
不怀“侥幸心”。有人怀着侥幸心理,打着“正常礼尚往来”的幌子在节假日大肆送礼收礼,认为这是社会的传统,私人的事情,并不影响到工作。但其实不然,作为党员干部,不管是“工作圈”,还是“生活圈”,都不应该违背党纪党规的规定。怀着“侥幸心”偷偷送礼,无疑是在“闭眼过雷区”,总有一天会踩到“红线”,面临严厉的处罚。因此,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明知故犯,要坚决守住“底线”。
常怀“感恩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家人在忙碌之中抽出时间聚在一起,月饼的圆也是“团圆”的意思。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与其掏空心思四处奔走拜访,不如让自己“团圆”,静下心来好好陪陪家人,聊聊工作的得失,让家人给自己提提意见;又或者帮助别人“团圆”,利用节日的机会,多多参加慈善活动,帮助在外人员及时与家人团圆。感恩家人,帮助他人获得感恩,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
常怀“知足心”。很多人之所以在节日送礼上花费大量心思,原因就在于希望通过节日“拉拢”关系,从而在职务晋升上获得便利。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要想赢得组织和领导的认可,就必须在日常上下功夫,一丝不苟的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他人认可自身实力。妄图通过“临时抱佛脚”走“快车道”是不现实的。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懂得知足,不管是进退留转,都是以自身实力说话,如果实力不足,再怎么“跑关系”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