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正风肃纪力促镇村干部作风焕新颜
“以前群众有事找不到村干部,现在村干部主动找上门了。”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不见了,热情服务多了,办事效率也高了。”
“现在公款吃喝变少了 干部不再满脸红光、酒气熏人了。”
……
说起镇村干部作风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连连竖起大拇指。
自3月份“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射阳县镇村干部作风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正风肃纪已成为整治党员干部不良作风的一把利剑。
直面现实,重拳出击
镇村干部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广泛,其作风事关党委政府形象、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段时期,射阳镇村干部作风疲软松散,备受群众诟病,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仍无视纪律规矩,不收手、不知止,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十分恶劣。”在全县“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射阳县纪委书记胡国良痛心疾首地说,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镇村干部作风问题。一声令下,一场给镇、村基层干部上“笼头”、立规矩的“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在射阳大地蓬勃开展。
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意见大就下决心解决什么问题。射阳县直面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果断出击,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镇村干部作风、扶贫资金使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着手,重拳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利剑高悬,集中整治
整治镇村干部作风顽疾,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是“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的初衷,也是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射阳县从群众关切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持续推进正风肃纪。
村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实现大转变大变样的“涅槃”,必须刮骨疗毒、猛药去疴。射阳县将镇村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全部整治范围,涵盖每个整治重点对象。对从信访举报、执法检查、审计监督等渠道收集到的镇村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列出问题清单,逐条销号整改,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销号,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镇村干部作风整治过程中,坚持“自查从轻、被查从严”的要求,做到以查促纠与自查自“救”相结合,以整顿促建设。通过开展作风整治,切实解决好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作风整治活动成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加油站”、接受教育的大课堂。
明查暗访,持续曝光
全县成立“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督查组5个,采取现场查岗、电话抽查、模拟办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文件资料、受理举报投诉等方式,进行常态化明查暗访,堵塞镇村干部作风管理漏洞,推动镇村干部作风好转。
镇村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射阳县让民意说话,敞开大门搞监督,将镇村干部作风监督管理工作放到公众视野里。通过公布举报电话、设立手机短信举报平台、开通“四风”随手拍、举报一键通等,发挥群众作用,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镇村干部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县纪委持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运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针对镇村干部作风的明察暗访16轮80次,先后4次集中通报镇村干部违反作风建设典型案例46件,下发通报1期,通报曝光3人,对不收手、不收敛的镇村干部起到了极大的威慑。
建章立制,着眼长效
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治标,须与治本相结合。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才能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遵守党的纪律,成为镇村党员干部长期的自觉行动。
射阳县注重镇村干部作风建设长效化,切实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机制,创新基层干部管理约束机制。先后开展“作风建设年”、“作风建设推进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着力整治“为官不为、吃喝、赌博、玩圈子、老好人”五种不良习气和“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不良现象,从源头上拧紧作风“总开关”,筑牢镇村干部作风建设思想防线。
如何不断巩固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带来的效果?射阳县织密制度“笼子”,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村居“三大员”监督的实施办法》、作风效能建设“六项禁令”等规章制度,着力解决镇村干部作风建设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让干事者有章可循、监督者有法有规可依。一些列针对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固化了“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成果,规范和带动了镇村干部作风建设,使镇村干部作风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间坚持。(陈向前 陈茜 陈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