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党风警风持续向好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党委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治警新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狠抓教育、监督、惩处等各项措施落实,推进反腐倡廉和纪律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民警遵纪守纪意识进一步增强,警营清风正气进一步形成,队伍精神面貌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警示教育上出新招。建成并启用集执纪办案与警示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警示教育基地——“警鉴馆”,同步上线网上“警鉴馆”,开发建设“盐城公安廉政手机报(盐城警鉴)”,专门研发廉政教育管理系统,将全市公安民警全部纳入管理,通过实体虚拟相结合、网上网下相呼应的方式,推动实现廉政教育零距离、全覆盖、常态化,截至目前共安排85批次近4000名民警到基地接受教育;针对不当借贷担保这一影响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隐患,拍摄播放警示教育片《“贷”来的悔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部署“510”警示教育活动,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主题,组织开展警示电教月、反腐倡廉实景教育、自我“党性体检”、廉政家访、廉政征文、监督执纪专项检查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民警剖析反思,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约束两道防线;抓住“关键少数”,建立并实施新任副科级以上干部“四廉一报告”制度,通过任前廉政谈话、任前廉政教育、任前廉政考试、作出廉洁承诺、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督促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警营生态。
二是在日常监督上见真章。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开展领导经济责任、执法活动财物、重大经济事项、行业协会等专项审计,全市公安审计部门共审结各类项目806个,促进增收节支2191.99万元,其中市本级共审结项目509个,促进增收节支579.78万元;把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完善飞行检查、驻点检查和网上巡查“三查”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开展大市区警情整治、执法突出问题“四项清理”、“三抓三提升”、 刑事侦查活动监督等专项治理活动,滚动排查解决各类执法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下发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通知书8份、督办单73份、执法通报55份,问责追究33人;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队伍隐患大排查活动,排出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重点单位53个、重点民警64个、重点辅警42个,逐一落实监督管理措施;按照人人过关的要求,对民警及家属经商办企业、借(贷)款参与投资、非法集资、传销以及家庭负债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督促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队伍教育监督管理,切实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建成启用“全访评”民意监测中心,发送访评短信77.2万余条(日均6282条),整改群众不满意事项2974件,下发民意监测通报4期、督察通知书15份,群众满意度提升5%。
三是在执纪问责上动真格。注重发挥信访投诉举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受理并组织核查信访投诉举报98件,对2008年以来受理的信访投诉举报进行大起底,对市纪委2013年转办交办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在深挖案件线索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一、第二种形态,有重点地实施约谈提醒96人、函询46人、诫勉谈话64人;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全市公安机关共查处民警违纪违法案件34起34人,同比分别上升30.8%和21.4%,其中市局直接查办7起7人,同比分别上升42.9%。十九大安保期间,专门成立督查问责小组,督促市、县公安机关对66名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民警予以问责处理;明确要求市局和大市区公安机关执纪谈话等工作全部在标准化办案场所进行,强化纪检监察成果运用,定期通报受理信访和查办案件情况,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第18派驻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