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委第三巡察组:坚持问题导向 力求见人见事
自2017年10月以来,滨海县委第三巡察组按照滨海县委巡察领导小组布置要求,分别对八滩镇、政务办、五汛镇党委开展了二轮巡察工作。通过两个月的两次巡察,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巡察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做到见人见事。要紧紧围绕巡察前准备、巡察中细查、巡察后整改三个阶段,有效地将巡察工作切入到被巡察单位的日常工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应有效果。
一、深入学习,掌握方法,明确巡察工作的切入点。
我们巡察三组共有7名同志,均来自不同岗位,都是巡察战线上的新兵。因此,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全面学习,提高对巡察工作的认识。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以个人自学为主,明确要求小组成员必须通读中央、省、市关于巡察工作的相关条例、文件规定,组织两次集中学习了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江苏省纪检机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县纪委印发的《巡察工作手册》,做到人人对巡察业务程序心中有数,确保巡察工作有节有序,突出重点,不辱使命。二是交流研讨,提高全员巡察业务能力。结合被巡察单位的工作实际,根据巡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由组长适时组织全体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着力提高巡察精神理解、巡察政策适应、巡察措施运用的能力,着力破解巡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两次巡察,共召开4次交流研讨小组会。三是有的放矢,认真做好巡察前的各项准备。结合三个被巡察单位不同的工作特点,我们讨论确定整个巡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侧重点,有针对性拿出巡察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依规依纪开展巡察。重点梳理了纪委部门提供的被巡察单位的有关信访问题和县委督查办的《督查通报》,初步掌握其信访举报、重点工作等方面存在的情况,针对三个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有差别性的拟订谈话提纲,做到有的放矢。
二、深查细究,点面结合,把握见人见事的着力点。
首先,要广泛宣传发动,开好动员会,使巡察工作深入人心。进驻后及时与被巡察单位主要领导沟通,召开班子成员见面会、巡察工作动员会,张贴巡察公告、公布巡察组的驻地和联系电话、设置意见箱,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力求思想认识到位,营造巡察工作良好氛围。
其次,要合理分工,把握工作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结合组内巡察干部的业务专长、工作经历,对巡察组员做到合理分工,优化组合,各有侧重,精力聚焦,压力分散,相互协作,又相互监督,提高巡察质量和效率。按个人专长,分为财务、党务、事务,并细化到具体工作、时间时限,使每个人任务明确、责任清晰。
再次,要做好约谈功课,全面出击,设法谈出问题、谈出效果。为保证谈话效果,结合三个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员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谈话提纲。同时,根据谈话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补充完善谈话提纲,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谈话准备,“有的放矢”找准谈话目的,“换位思考”达到谈话效果。
第四,要紧扣关键领域,深入调查,努力将问题找准找全。紧贴被巡察单位实际,确定不同巡察重点,带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对八滩镇,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作用发挥、扶贫资金使用等重点方面,重点巡察了省级经济薄弱村扶贫工作项目建设情况;对政务办,紧盯公共资源交易中的串、围标现象,深挖问题线索;对五汛镇,聚焦脱贫攻坚,着力发现在扶贫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扶贫措施落实、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扶贫工程项目申报实施以及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截留挪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巡察,我们共发现有问题线索7个,应进一步跟踪查处问题线索4个。
三、深思熟虑,严谨细致,确保巡察报告定性准确的支撑点。
一是认真研究,逐一确定问题属性。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和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认真地梳理、分析和提炼发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确定问题属性。反映存在的问题时,重在摆事实,用具体、客观实在的事例支撑观点,确保问题说得清、讲得明。
二是针对突出问题,反思线索的完整性,及时做好补救和完善。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由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及相关巡察人员共同商讨,看证据是否收集全面,对能采集而未采集的证据及时完善;巡察结束前,对问题线索梳理汇总,确保无一遗漏。
三是及时总结,撰写好巡察报告。巡察报告要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紧扣“三大问题”、“六项纪律”,重点体现对被巡察单位的政治巡察,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做到对症下药、确保意见建议提的到位、说有中肯,利于被巡察单位在工作中部署落实和整改。同时,对每轮巡察过程中巡察方案完善、人员分工组合、巡察方式运用情况、巡察工作创新情况、遇到困难和解决办法、工作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促进自我完善和提高,确保巡察质量和效率。
四、深入整改,跟踪督查,找准巡察成果运用的突破点。
巡察的根本目的,在于督促整改提升,倒逼被巡察单位端正党风、政风,优化干部作风,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抓好巡察成果运用,必须在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上集中发力。
一是整改方案写到位。督促被巡察单位建立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确保问题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做到真抓真改、紧抓紧改、长抓常改。紧密联系被巡察单位的工作实际,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方案,尤其要加强对重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整改任务,确保巡察工作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二是督查督办跟到位。对被巡察单位的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巡察移交事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督办,建立成果运用台账管理制度,使巡察成果在报告、反馈、移交、督办、整改等各个环节有据可查,对整改工作和移交事项办理不力的,及时报告县委巡察领导小组进行严肃追责。
三是各项制度立到位。要求被巡察单位以巡察为契机,对巡察发现的涉及全局性、普遍性问题,更加注重通过建章立制解决,将所有日常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运行轨道,用制度固化整改成效,做到“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做示范,进一步扎牢制度的“笼子”,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不断提升基层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