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两高”报告中的反腐“关键词”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今年“两高”报告中关于反腐的大篇幅论述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哪些词最能体现2014年“两高”反腐成绩,哪些词最能体现2015年“两高”反腐动向?本报记者跟您一起解读。
  
  关键词:“打虎拍蝇”
  
  高法报告: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的99人,原为县处级的871人。
  
  高检报告: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深入开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查处了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等“小官巨贪”。
  
  解读:2014年我国正风反腐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周永康、马超群等大小“老虎”“苍蝇”出现在了今年“两高”公布的“成绩单”上。过去一年严肃查处的一系列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
  
  2015年,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打虎拍蝇”力度将继续加大。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同时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犯罪查处力度,坚决惩治民生领域特别是涉农领域侵犯群众权益犯罪。
  
  关键词:追逃追赃
  
  高法报告: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没收违法所得司法解释,启动缺席判决没收外逃腐败分子违法所得程序。
  
  高检报告: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加强境外司法合作,共抓获境内外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749人。探索对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依法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决不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捞到好处。
  
  解读:2014年,从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座谈会,到公安部部署“猎狐2014”专项行动,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中国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明显换挡提速,国际合作框架已基本建立,机制已初步成型。
  
  国际追逃追赃是我国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的一部分,在国内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深入推进的情况下,海外绝不应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2015年,“两高”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发力。随着国际追逃追赃之网越收越紧,等待顽固不化、依然故我者的,必定是党纪国法的严惩。
  
  关键词:贿赂犯罪
  
  高法报告: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判处罪犯2394人,同比上升12.1%。
  
  高检报告:针对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问题,查办受贿犯罪14062人,同比上升13.2%;针对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腐蚀干部的问题,部署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查办行贿犯罪7827人,同比上升37.9%。
  
  解读:受贿固然可恶,行贿也不完全无辜,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行贿犯罪严重侵蚀党政干部队伍,影响、冲击社会公平正义底线,必须坚决打击、严厉处罚。然而长期以来,司法机关对受贿犯罪处罚明确,但打击行贿犯罪力度不够。今年“两高”打击行贿犯罪的行动表明:莫行贿,行贿也要被捉!
  
  遏制腐败“疯狂”,加大行贿行为的风险和成本是顺理成章的药方。2015年,“两高”明确在严厉打击受贿犯罪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减少腐败犯罪。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
  
  高检报告:紧密结合办案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向涉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防控风险、堵塞漏洞的建议2.1万余件。普遍开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专题报告工作,深入分析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提出防治对策建议。重视发挥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和预防宣传。
  
  解读:预防职务犯罪,需要综合构建反腐体系,做到“事先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罚”。当前腐败案件频发重要原因,便是事先预防不到位,事中监督不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打虎拍蝇”持续发力,“不敢腐”的机制已基本建立,但“不能腐”“不想腐”还远未达到。目前,我们正面临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重大挑战,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刻不容缓。2015年,要坚持关口前移,深入查找制度漏洞,推动源头治理。
  
  关键词:干预司法
  
  高法报告: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落实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等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以廉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
  
  高检报告:依法规范检察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堵塞利用检察权寻租空间。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建立检察机关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纠正机制和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度。
  
  解读: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司法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通过批条子、打招呼,甚至出“公函”等手段影响办案的现象仍屡有发生。这样,既妨碍了司法公正,也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更严重的是,一些打着“以大局为重”旗号的借口背后,往往是出于个人私利的考虑,是权钱、权权、权色的肮脏交易。
  
  作为2015年工作部署的重点之一,“两高”明确,无论是领导干部插手具体案件,还是司法干警寻租,都会被记录,如果有问题就坚决追究责任,一查到底!
  
  关键词:阳光司法
  
  高法报告:深化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各项工作全覆盖、人员岗位全覆盖。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司法公开新途径,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高检报告:深入推进案件信息公开,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及时公布社会关注案件处理情况。
  
  解读:对于司法机关,老百姓通常觉得很神秘。一方面是因为司法活动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司法机关的“封闭性”。关起门来办案子,遇事藏着掖着,即使没问题,老百姓也不放心,总会觉得有啥“暗箱操作”,有啥腐败猫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2015年“两高”将在加强普法的基础上推进司法公开,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暗箱操作”没有生存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关键词:队伍建设
  
  高法报告:各级法院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干警2108人,结案处理1937人,同比分别上升154.3%和172.8%。改进司法作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干警196人。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73名履职不力的法院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问责。
  
  高检报告:带头加强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四风”和“庸懒散奢”,颁布严肃纪律作风15条禁令。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对8个省级检察院领导班子进行巡视,对12个省市部分检察院执行纪律情况进行督察。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404人,同比上升86.2%;敢于亮丑,主动向社会公布29起检察人员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解读:今年“两高”报告大部分采取数据化表述,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整顿司法腐败、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力度比往年大得多。通过这些表述,我们能感受到“两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切实纠正“四风”的态度和决心。
  
  2015年,“两高”将坚持不懈推进从严管理,建设过硬司法队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惩治司法腐败。
  
   (本报记者 毛翔 郝碧萱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