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王硕 统筹/陈威】今日(6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文称,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暗流。大白新闻注意到,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每天掐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他“不贪不占,啥也不干”。天津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朝兴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在一个国家级项目中态度敷衍、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最终被免职。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90”后干部竟已有了“退休情结”。所以想要对付“尸位素餐”的“孙区长”们,就要动真格的。
孙连成(《人民的名义》剧照)
官员两年多休病假33个月
今日,《新华每日电讯》发文称,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不担当不作为的“混日子”暗流。这种新趋势,值得警惕。
比如,有的干部“磨道拉车”,出工不出力,“二线变离线”,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有的干部进入体制内自称“只图面子不求里子”,就要个公务员身份“镀镀金”,不贪不占也不干……看似“无私无求”,实则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为害不浅。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每天掐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他从来不贪污,但也从来不干事,被老百姓怒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孙区长”不在少数。
5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了天津市5起不作为不但当问题。其中,天津青少年传媒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周效铭对干部疏于管理,纵容员工长期休病假。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该单位员工周某,共休病假33个月。
另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月23日消息,2017年,杭州市有691人因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被问责处理。
微笑不办事的“孙区长”
据《天津日报》2017年5月8日报道,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中,天津市委对天津市工信委不作为问题进行严肃问责,时任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朝兴同志被免职。
李朝兴被免职,缘于天津市工信委在一个国家级项目中存在不负责任、推诿扯皮、不作为问题。而主要领导责任的李朝兴,在此项目工作中更是态度敷衍。
2017年5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别做“只微笑不办事”的木偶》,指出,“只微笑不办事”就是懒政怠政。
当前一些“四风”陋习并未根除,明目张胆、顶风而上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在一些地方演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还是不办”。
5月2日,湖北省纪委通报了黄石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难、办证慢问题。该中心从2016年7月1日成立以来,对群众反映的办证服务窗口少、业务咨询号发放少,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不整改,导致群众长时间排队办证,造成严重不良影响,6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
“90后”干部竟有“退休情结”
然而有些官员还不如“孙区长”,今年2月,《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吉林省长春市直属机关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对工作漫不经心,把涉及政策的问题都交给下属办,自己把大量时间花在诗词歌赋和游山玩水上。
此类案例并非个案。今年以来,不少地区都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排查和整治。据广东清远市纪委监委披露,连山县成立的暗访组在一次专项整治中发现9个单位的29名工作人员存在上班迟到问题。随后,各地“从快”“从严”惩治慢怕假、庸懒散,干部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虽然也负责单位一部分工作,但由于资历老,做工作蜻蜓点水,就等着“平安着陆”,单位领导也要礼让三分,上班迟到早退习以为常。
在“图清闲”的心理影响下,甚至部分“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经常把“退休”挂在嘴边,“工作压力这么大,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呢。”他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据悉,部分“80后”“90后”干部之所以存在“想退休”的想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原有的制度性“福利”在逐步流失,新的激励机制又未能应时而立。在较高强度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下,部分年轻干部感受到较大的“代际落差”,导致预期存在迷茫。
怎么让“孙区长”们混不下去
对于各种不作为、不担当的“混日子”,有媒体发文谈该如整治?
指出,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于“为官不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治理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不少“责任清单”“问责条例”,剑指平庸无为的腐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地纪委的官方网站,经常会对查处的“为官不为”典型案例进行点名曝光,并且严厉问责。还有一些官员甚至高级领导干部因为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以玩忽职守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对付“尸位素餐”的“孙区长”们,必须要动真格的,要把那些制度规章落到实处。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考核体系,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官员脱颖而出,仕途通畅。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此外还要加大问责机制,淘汰那些“混日子”的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选人用人机制。对于司法机关而言,要强化对渎职失职案件的惩处力度,从根本上铲除“孙区长们”混日子的土壤。【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