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圆满实现“村会计异地任职”全覆盖
今年以来,亭湖区纪委、监委以“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为统领,积极探索创新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机制,紧紧抓牢抓实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在便仓镇、新洋经济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完成了113个农业行政村(居)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圆满实现村会计异地任职全覆盖,为源头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微腐败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实行农村会计异地任职,完善农村会计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2018年6月28日,亭湖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亭湖区关于全面推行村会计异地任职的工作方案》,要求在保证村级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筹使用、异村任职、统一考核”的要求,村会计实行由镇(街道、经济区)统一选派、统一培训,统一任命,异地任职覆盖面达到100%。村会计异地任职的全面推进,进一步促进了我区农村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优化村会计年龄结构,调优配强农村会计队伍。亭湖区在这次村会计异地任职过程中,共有55个新人走上了村会计岗位,异村任职后村会计平均年龄42岁,比异村任职前下降7岁,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72人,比异村任职前增加19人,90%以上的村会计不再兼任组级工作。通过村会计好村到差村、强村到弱村的合理流动,将业务能力过硬、思想作风正派、统筹能力较强的村会计调配到管理松散、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村任职,促进了全区各村(居)均衡发展,为全区全面奔小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明确异地任职会计工作职责,促进农村会计专业化管理。亭湖区对于异地任职村会计的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包括准确掌握农村“三资”变动情况,组织任职村各项财务收入,确保集体资金及时入账;负责任职村各项支出票据的初审把关,对票据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负责任职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监督各种交易行为进场交易等。村会计不再参与组级分工,保持村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逐步将村会计从繁杂的村级事务中解放出来,使村会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任职村的财务管理。同时,异地任职也打破了“人情网”,消除了村会计为难情绪,大胆地投入工作中,会计监督的作用更为突出,促进农村会计管理走上专业化发展轨道。
四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推动异地任职工作全面落实。亭湖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挂钩联系镇村,全程跟踪督导任职工作进度,通过召开各镇(街道、经济区)纪(工)委书记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现场推进会、座谈会、工作进度日报制等方式方法,全力推进村会计异地任职。同时,区纪委、监委严明人事、财经、廉洁等方面纪律,严禁在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中借机突击提拔、调整干部、隐匿财务账册、虚报集体资金等问题,确保村会计异地任职工作顺利开展。(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