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飘香
时节已到了晚秋,但阳光还很铺张地洒在田野上,亮得刺眼。稻香调皮地窜进了塘登村的每一个角落。村旁的梅乌江温柔地淌过老樟林,唧唧喳喳的鸟声不绝于耳,偶尔还传来几声鸡鸣犬吠。村子中心那座青砖黛瓦的酒坊在老樟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从里面飞出一阵喧闹。
塘登村勤劳的女人们又在忙着酿制“重阳酒”了!这些年,来乡村旅游的城里人越发多了,自家酿制的米酒就成了城里人的最爱。再说了,不酿重阳酒,过年喝什么,开春拿什么卖给沽酒的客人?一过重阳节,塘登的女人就像约好了似的,早早就起了床。心中有事,哪能睡踏实?砻谷、浸米、蒸米、加酒曲、发酵、焙酒……酿酒有六道程序,得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如果不精心,米酒必定不香不醇。做事不能含糊,酿酒也不能马虎。
接连几天,塘登女人都窝在酒坊里。头帕得扎起来,怕掉了头发在酒里;围裙早就系起来了,怕落了灰迷了眼;其实,酒坊早就被大家打扫得一干二净,连天花板的灰都扫落下来了。女人们把稻谷砻好再用风车把谷壳吹干净,用清水浸软糯米,再放到甑上蒸熟,加入酒曲发酵,最后将米酒装入缸里用温火加热。几天后,那醉人的香味飘散开来,塘登,这座百年古村的每块砖,每棵树……都透着香。
梅乌江畔的江西泰和县塘登村是中国农村再平常不过的屋场,虽然只有百十户人家,却小而美丽,村前庄后满是樟树,遮天蔽日,风景如画。前些年,美丽乡村建设修好了进村的路,规划了建房的地;这几年又统一用青砖砌了马头墙,整个村庄青砖黛瓦、翘角飞檐的,就越发好看了,吸引得城里人一到周末就往塘登跑。开小车,骑单车,搭班车,还有带着帐篷来的。现在不是时兴乡村游,农家乐吗?喝米酒吃农家菜就成了时尚。塘登本来田就少,男人们南下办厂、北上开店,女人在家栽一亩百合二亩水稻,平常日子也很滋润。如今,乡村游兴起来,游客纷至沓来,看了风景都不想走,想再吃个农家菜,喝正宗的米酒。
塘登的女人能干,家里拾掇得井井有条,儿女调教得懂事听话,头脑灵光,一颗“渴望”的种子就在心里迅速萌发成长:江洲的樟树林就是“聚宝盆”,自己的手艺就是“金饭碗”啊!待打电话跟男人一合计,第二天就腾出了家里的两间房,新添置了家具,还买了电脑,接上了网线,装修成了客房;又做了农家菜谱,推出了自己酿制的纯米酒。还别说,生意红火得很。特别是那个米酒,客人们喝完了还往城里带,不是三斤五斤的买,是一坛两缸的往车里搬。这么好的酒,市场上哪有卖?现在,塘登人成立了米酒合作社,统一了价格,统一了包装,当然名声也更响了,连市里的人都开着卡车来拉。
塘登人家,各有一本发家经,可是,不管哪家的经,都要念好政策的经。如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丰裕了。每逢过年过节,走南闯北的老少爷们回来了,酒坊前的晒坪上,各种小汽车根本摆不下,这是塘登人自己的私家车……
塘登人,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刘晓雪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