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滨海

滨海县: 390个镇村常驻“监督哨”发探头作用

    今年以来,滨海县探索推行镇村纪检监察员制度,构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制度+运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全县所有镇区共配备390名纪检监察员,全部亮牌上岗,成为镇村常驻“监督哨”,发挥探头作用。

    选配人员突出“全”。县纪委会同县委组织部制定《镇村级纪检监察员选配管理办法》,明确选配任用原则、条件、程序,经过镇(区、街道)纪(工)委提名考察、镇(区、街道)党(工)委集体研究决定、上报县纪委监委干部室备案程序后,由镇(区、街道)党(工)委统一发文任命。目前,共配备镇村纪检监察员390名,并统一公布电话、统一公示上墙、统一亮牌上岗,实现镇村纪检监督全覆盖。

    工作职责突出“明”。结合工作实践,对镇村纪检监察员工作职责进行一一明确,即当好“五大员”:“宣传员”,向基层党员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规党纪规定,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监督员”,重点监督依法办事和上级部署落实情况,以及农村干部作风、“三重一大”决策、“三项制度”执行、“三务”公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信息员”,搜集排查农村干部作风建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如实提供案件线索;“执纪员”,协助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参与调查处理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调解员”,协助接待受理信访举报,协调处理矛盾纠纷。

    履行监督突出“效”。聚焦“三大攻坚战”落实、深化开展“正风肃纪镇村行”、农村“三项制度”执行、村务公开等,配合镇(区、街道)纪(工)委加强监督执纪,严肃查纠基层不正之风。先后对“正三风肃五纪”纪律要求贯彻落实、“正风肃纪360”村村到户户访、扶贫、“三资”等方面监督检查5次,发现并交办共性问题650多个。加强与重点信访对象的沟通联系,通过经常走访座谈,了解重点信访对象所思所想和困难矛盾,协助所在村(社区)做好思想稳控和矛盾化解工作。共开展走访座谈57次,发现并解决不稳定问题26个,有效防范重点信访对象越级访5人次。

    强化考核突出“绩”。建立村(社区)周学习、镇(区、街道)月培训、县纪委监委季教育机制,定期编印上级最新纪律规定、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政策文件等学习教育材料,供镇村纪检监察员学习使用。实行镇村纪检监察员月度述职点评会议、微信沙龙、业务讲座制度,提高镇村纪检监察员业务知识和履职水平。共召开会议10次,组织沙龙、讲座各2次,教育培训镇村纪检监察员1800多人次。建立镇村纪检监察员工作日志、月报表制度,每名纪检监察员发放一本工作日志,每天记载履职情况,每月以表格形式向镇(区、街道)纪(工)委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监督。建立镇(区、街道)纪(工)委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制度,镇村纪检监察员的教育培训、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由所在纪(工)委牵头负责,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经考核不合格,免去纪检监察员职务。

    自配备以来,镇区纪检监察员切实发挥“监督哨”的探头作用,共参与精准扶贫、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425人次,发现问题45个;参加村村到户户户活动搜集群众困难诉求3657件、意见建议3421条,参与信访调查和矛盾化解36件,经查实并立案5件。